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历史教学常规

发布 2022-02-15 01:54:28 阅读 2565

历史教学常规。

中学历史教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施国情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阐释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的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中外历史进程、展望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心和能力。

一、课前准备。

1、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每学期开学前,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中考大纲》或《考试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及阶段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及有关报刊杂志,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阶段特征、章节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问题,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宽,推敲教材的细节,弄清楚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2、了解历史教学趋势。通过各种媒介搜集历史教学的信息,**历史教学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了解史学研究成果,积累历史教学所必须的素材。

3、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1)学期教学总体目标;(2)学期教学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计划;(3)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简析;(4)教学进度安排。

4、认真备课。

1)制订教学目标。按照《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及其在教材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2)研究教学对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理念,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所以在备课时,要充分研究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学生学习的迫切需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自己的教学,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3)精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等实际情况选用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力提倡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模仿、借鉴,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出新颖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避免专业化、**化倾向。不必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背景知识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原则。教学过程一般应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问题。

4)准备教具。要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使用的历史地图、图画、图表、文字资料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写好教案。教师必须写好每节课的教案,教案一般包括:①课题;②课程目标(多元目标);③教学重点和难点;④教具;⑤课型;⑥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⑦板书设计;⑧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师应超前准备好2-3课时的教案,原则上要写详案。

教案仅为教学预案,应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或课堂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安排、知识内容、教学策略。提倡教案的二次修改或多次修改。

6)布置预习提纲。课前教师应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清楚预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4、教研活动。

教研组或学科组应开展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每周至少活动一次。同一年级的教师必须集体备课,实行以老带新的制度,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内容、地点、中心发言人,活动要有记录。

教师要加强自我进修,注意知识的更新,并应经常开展相互听课活动,每学期每人须听课20节以上,听课后须有分析,注意取长补短,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学期初要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期末要进行小结。

二、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学内容必须层次清楚,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结构化,要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坚持渐进性原则。充分体现历史学习,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的特点。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

3、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给学生授之以法,营造思考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导思、导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思考价值,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教师不可轻易打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注重**式学习,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4、教学过程和谐自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关注学生,激励学生,要求讲普通话,力求生动形象。板书必须提纲挈领,坚持简明、科学、美感三原则的统一。

5、坚持思辩方法引导。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6、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基地,考察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人物,撰写历史小**,写家庭简史、社会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

7、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8、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学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学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9、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每节课都应有适量的训练,训练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要及时反馈和评价。

10、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明确活动主题;确立活动目标;充分使用活动资源,如教科书、普及性历史读物、汉语成语词典、历史**、文献资料、历史歌曲、时事新闻等;科学规范设计活动课程;采用各种形式,如表演会、故事会、手工操作、调查实践、课堂辩论、**交流、图表制作等;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多种思维能力。

四、课后教学活动。

1、认真写好教后感。提倡每节课后写教后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精选作业。根据科学性、重点性、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每节课都必须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精心讲评。

布置作业题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形式要多样,题型应多变;作业题目要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要体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批改作业要以课堂批改为主,尽量把课外时间留给学生。课内批改作业的主要形式有:学生互相批改;师生共同批改;问答批改和黑板演示批改等等。

课外作业批改主要是教师批改;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教师批改都要及时认真,有激励性、启发性评语,要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对班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适当的布置与他们水平相适应的作业。尽量用面批面该的方式,培优补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业批改后要认真评讲,让学生弄清楚错误原因,自觉订正。对于作业中带有共性的错误,要重点评讲。

通过作业的评讲,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3、重视学法指导。要认真细致地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分析存在问题,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正确指导学法。

4、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运用,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或研究性学习计划,组织兴趣小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课堂辩论、小**评比和交流、故事会、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电影录像等多种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历史知识。

5、对学生进行拔尖补差。拔尖补差是教师的职责,要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检测手段。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辅导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对学习基础薄弱与学习困难较多的学生,教师要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对这类学生以特别的关注,热情而耐心地加以系列辅导。

五、评价与测试。

1、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根据《标准》。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2、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制。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重在学生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生物教学常规

生物教学常规。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 能力 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使学生在责任感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得到提高。根据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中学生物课教学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科学性与思...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中学教学常规

中学教学常规。一 集体备课 个体备课要求及检查和评价。一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同研究教材 学生而确定的用于指导个体备课的纲要。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牵头,备课组老师讨论的方式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备课组长应在教研活动前完成符合集体备课要求的全部内容。由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检查...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常规细则

教学常规细则。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为了更好落实教学常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长虹中学教学常规细则。教学常规分为计划 备课 上课 作业批改 阅 辅导 考试考查 总结 教研活动等八项工作。教学常规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