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肺复苏知识培训

发布 2022-04-17 18:20:28 阅读 8835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2.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

3.无脉性电活动(pea)

生存链。识别:

1.无反应。

2.无呼吸或喘息。

3.不能在10s内识别大动脉搏动。

一、初级心肺复苏。

先按cab顺序实施5组,约2分钟的cpr

c :胸外按压。

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双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 ~ 6cm 儿童:胸部前后径的1/3

按压频率:100 ~ 120次/分无论单、双人,30:2 儿童:单人30:2,双人15:2

按压时间: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

a:开通气道。

1.清理口腔异物 2.仰头抬頦法 3.托颌法。

b:人工呼吸。

1.先30次胸外按压,然后开通气道,再给2次通气。

2.人工气道一旦建立,则持续按压,通气频率10次/分(1次/6s)。

3.交换位置:每隔2分钟,不应超过5秒。

d除颤---defibrillation

1.适应症: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

2.电极位置。

正极(a):心尖部负极(s):心底部。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3.步骤:

选择除颤能量:

**:单相波 360j(73%) 双相波 150j(92%) 200j(98%)

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儿童(1-8岁):

对于儿童患者,尚不确定最佳除颤能量。可以使用 2 至 4 j/kg 的能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 j/kg 或**最大能量。

电极板放置在正确位置。

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充电 放电。

2023年指南: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电除颤。

原因:室颤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1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4-6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内完成,院内4min内完成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知觉、反射等恢复。

2.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3.触及大动脉搏动。

4.面色转为红润。

5.双侧瞳孔缩小等。

复苏终止的指征。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段**。

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心电图成直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

特殊情况:溺水、触电、新生儿抢救时间应延长1-2小时。

二、高级心肺复苏(als)

内容:1.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2.心电、血压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3.电除颤与起搏**。

4.建立静脉通路,药物**。

5.尽快明确心脏骤停的**并及时处理。

复苏药物。肾上腺素★

1. cpr首选药物,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使用。

2. 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 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博。

3. 剂量:1.0mg,如果无效,每3-5分钟可重复1次。4、递增**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胺碘酮★1. 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2. 适应症:对电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颤、室速;成功转复后再次发生的室颤。

3. 用法:心脏骤停患者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葡萄糖内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1mg/min持续6h,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利多卡因。1、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常规使用。但若是因室颤/ 无脉性室速导致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考虑立即使用。

2、 1 ~ 1.5mg/kg,无效5 ~ 10分钟重复,第1h总剂量可达3mg/kg,再无效,换药。

多巴胺。1. 适应证: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低血压。

2. 用法:2 ~ 20ug/kg·min,静滴。

腺苷。1. 适应证:窄qrs波折返型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

2. 禁忌证: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vf

阿托品。1. 适应证:症状性心动过缓。

2. 用法:必要时每3~5min重复一次,总量3mg

异丙肾上腺素。

专家意见:只有当房室结以下阻滞的三度**b 或。

心肌收缩乏力、扭转型室速时才考虑应用。(不。

仅增加心肌耗氧 ,而且还因血管扩张致主动脉。

舒张压降低而减少心肌血供)

碳酸氢钠 **指征。

1.在有效通气及胸外按压10分钟后ph值仍低于7.2

2.心脏骤停或复苏时间过长

3. 心脏骤停前就有代谢性酸中毒。

4.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呼吸兴奋剂。

循环复苏满意才考虑使用,早期有害。

高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在8~10mmol/l

三、复苏后**(prt)

目的: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和**缺氧性脑损伤。

措施: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2. 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 防治肾衰竭。

脑复苏:目标温度选定在32度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2023年aha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1、强调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① 鼓励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时间)

②鼓励由多名施救者组成的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3、按压深度改变:至少5 ,但不超过6厘米。

指南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 而是过浅,但首次规定了按压深度的上限。

4、按压频率改变: 100~120次/分。

5、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6、有高级气道时患者的通气频率:10次/分。

7、先除颤,还是先按压:

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 (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8、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9、加压素被“除名”: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10、在心脏骤停后救治中,应该避免和立即矫正低血压(收缩压低于 90 毫米汞柱,平均动脉压低于65 毫米汞柱)

11、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12、低温**:32 ~ 36度,至少24小时。(2010,32 ~ 34度,维持12 ~ 24小时)

心肺复苏培训 2019

2011年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方案。一 总负责人 医务科。二 院部培训负责人 雷有庆 莫宗秋 罗斯平。三 科内培训负责人 本科参加院部培训人员。四 培训对象 医院全体职工。五 培训地点 医技七楼学术厅。六 培训方式 各科室选派两名职工 要求选派2011年 三好一满意 检查拟参加心肺复苏考核的人员 参加院...

急诊急救心肺复苏知识培训

除颤 主要用体外自动除颤器 3 心肺复苏流程 旧版 a b c 2010年新版改为c a b 把心脏按压放在首位 要求准确判断心脏呼吸骤停 1 按压位置 胸骨中下交界处,术者站在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方法 术者两只手掌根部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交界处,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的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按压深...

心肺复苏培训

心肺复苏 2015版 一 心肺复苏术概念。心肺复苏 cpr 是针对心脏 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电除颤,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心脏骤停发生率逐年上升,发病急剧,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率低。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措施,病人可能得救而存活。二 cpr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