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地理分区

发布 2022-07-02 21:01:28 阅读 2301

(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23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题。

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解析:选c。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雨,雨水是此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故a项错误。

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自然植被应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b项错误。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丰富,形成雨季,故c项正确。该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故d项错误。

(2013·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解析:选a。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之间,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

伏旱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因雨带北移、副高控制下形成的干旱天气,而此时东北已渐渐进入雨季,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以国营大农场为主,适合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故c项错误。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不适合棉花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d项错误。

(2013·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b.b

c.c d.e

4.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5.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 bc d

解析:根据省区轮廓图判断出该省为安徽省,掌握安徽省的南北差异,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影响气候舒适度的指标是气温、湿度和风力,而题目所给的条件是d为一般区,由此向南向北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推断,向北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春旱夏涝,春季多风沙,冬季气温也较低,不可能是最舒适区,如a、e区。

向南温度和湿度增加,但是山地海拔高,风力大,气温低,也不可能是最舒适区,如a区。b区位于d区以南,靠近黄淮海平原,最多属于舒适区。c区位于长江沿岸,不易出现低温或者干热的气候,是气候的最舒适区。

第4题,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在500m以上,地形是影响该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第5题,安徽省位于**带季风气候区月份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月份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合休闲旅游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容易出现干热天气月份雨季结束,气温较低。

答案: 6.(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

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丰富的**信息,正确分析、推测地理事物的成因和特征。(1)主要从地形着手分析。

由图a、图b可知,攀枝花位于金沙江谷地中,地势较低,且经常受下沉气流增温作用的影响;再加上攀枝花北有高大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故1月份气温较高。(2)从位置、地形等方面推测。攀枝花纬度低,且位于谷地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影响,降水少,但气温较高;受下沉气流影响大,晴天多;受高大山脉阻挡的影响,风力较弱。

(3)“避寒之都”不仅要求冬季不寒冷,还要考虑环境清洁优美。而攀枝花是钢铁工业城市,大气污染较重,且是谷地地形,空气流通不畅,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净化。

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题。

7.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选d。东南沿海属于**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湿润,基本不需要铺地膜,a项错误。

西南地区位于**带,春季热量充足,不需要铺地膜,b项错误。东北地区春季播种较晚,加上积雪融水较多,易出现春汛,土壤水分多,不需要铺地膜,c项错误。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纬度较高,特别是晚上地温较低。

铺地膜能很好地提高地温和保持水分,d项正确。

8.(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1图2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解析:(1)贺兰山呈南北方向纵贯于西部腾格里沙漠和东部银川平原之间,阻挡沙漠东进,使银川平原避免了沙漠化之灾;贺兰山还阻挡了冬季风,减轻了冬季风对银川平原的危害;贺兰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抬升了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山脉东侧的平原降水量高于西侧。(2)此处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如贺兰山区宜发展林业,银川平原宜发展种植业等。

(3)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银川平原种植枸杞的区位优势,如从气候、地形、水源、市场等方面分析。

答案:(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9.(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2: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23年5月经***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解析:(1)右上图提供了m城的气候资料,可以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对m城的气候特征进行常规性的描述;另外从区域上看,m城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其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强。(2)n城是喀什,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是重要的边境口岸。

图中还显示出喀什附近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这些也都是在此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在回答的时候,一是注意建立“社会经济条件”的知识结构,二是注意从图中获取信息,看哪些信息属于社会经济条件的范畴。

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二节中国地理分区

考点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 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1.2015广东文综,7,4分 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 c2.2015广东文...

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

目标定位 1.了解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2.了解台湾 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中国地理分区。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 西北地区 以 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东向西呈现的景观变化,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特色农业。2 青藏地区 为主的自然特...

Photoshop第二节

磁性套索工具 自动吸附,注意其工具属性栏。魔棒工具 可选择图像中相同或相近色彩的部分 容差值越大,选择的颜色范围越大 容差值越小,选择的色彩范围越小。默认的容差值为32,没有单位。前景色填充 alt del 或backspace 键。背景色填充 ctrl del 或backspace 一般图层 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