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作业答案

发布 2022-07-04 23:38:28 阅读 7634

一、 选择题。

1—5:cabbb 6—10:ddabd 11—15:bcddd 16—20:acada

21—24:adba

二、 问答题。

1、答: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边际产量。企业的合理生产区间为生产的第二阶段,在该区间上,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零。

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答:根据短期生产的tpl、mpl、apl曲线可把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apl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且mpl>apl;第二阶段为apl开始下降且逐渐递减,apl≥mpl≥0;第三阶段为apl递减,且mpl<0。

在第一阶段,mpl>apl,表明不变资本投入过多,增加劳动投入是有利的,且任何新增的劳动的产量贡献都大于已有的劳动量贡献的平均值。因此,理性厂商不会停留在这一阶段,而是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到达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mpl<0,表明劳动投入量过多,新增的劳动(必然带来新增的成本)不仅对tpl没有贡献,反而使tpl减少,很能明显,理性生产商不会在这一阶段生产而是退回第二阶段。

所以,理性生产商不会在第。

一、三阶段生产而是会在第二阶段生产。不过,具体在第二阶段哪个点生产则要根据mpl/w=mpk/r决定。

3、答:由于在短期中劳动是唯一可变投入,则。

因为劳动**w是常数,随apl上升并达到最大,然后下降,**c曲线将首先下降达到最小,然后上升。在某种意义上,**c曲线是apl曲线的倒数。

当劳动是短期中唯一可变投入时,根据w是常数的假设,可 mpl先上升达到最大,然后下降,由此mc曲线则先下降达到最小,然后再上升,在某种意义上,mc曲线是mpl曲线的倒数。

三、计算题。

1、解:(1)当l=7时,mp=72+30*7-3*72=135

(2)边际产量mp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递减,mp最大时,其一阶导数为零,所以l=5。

2、解:(1)平均产量ap=-0.1l2+6l+12

边际产量mp=-0.3l2+12l+12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为30≤l≤41。

(3)当利润最大时,企业产量为3680。

3、解:(1)当q=5时,tc=q3-6q2+10q+30

ac=q2-6q+10+30/q

tvc=q3-6q2+10q

**c=q2-6q+10

2)当企业的边际产量最大时,企业的平均成本为17。

第三次作业答案

一 论述题 共1道试题,共100分。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考核目的 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西方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学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运用 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西方消费理论的理解。要求 1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十章简...

第三次作业答案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哪些?答 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完整地把握真数与形的关联,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而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的相关特征如下阐述所示 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 新颖性的标志 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

第三次作业答案

一 论述题 共1道试题,共100分。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考核目的 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西方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学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运用 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西方消费理论的理解。要求 1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十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