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发布 2022-07-05 05:04:28 阅读 6997

《汉语专题(2)》作业4(语音部分)一、填空:(2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

1.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学问叫做音韵学。2.一个音节可以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种成分。用汉字表示音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位;二是把某种共同成分的汉字算作一个类别,并给这个类别起一个名称。

3.隋唐时代汉语有四个调类,分别用平、上、去、入。4.韵的构成条件是主要元音都相同,韵的名称叫韵目。5.汉语音韵学产生于两汉;三国时出现了韵书。

6.现存最早的韵书是《切韵》,该书后来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经典。7.南北朝时期,语音的一个特征是韵母繁化,韵部比以前分的多。中古的四声体系确立了,有很多上古时期收塞音韵尾的入声字变成去声。

唐五代时期,韵母系统又向简化的方向发展,韵部减少了。8.近代汉语共同语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中心基础方言发生转移。9.近代汉语时期,音韵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音韵学著作种类,是以图表形式分析语音系统的等韵图。10.近代汉语语音的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11.中古时代的韵书以《广韵》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作**分类法,它的声调系统是平、上、去、入。

12.明代的韵书《韵略易通》在体例上有所改进,它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13.反切的原理是把切上字的声母和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这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韵图大约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元明清。

各个时期韵图编纂原理是: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14.韵图把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成上位的大类,叫做转或摄。

15.“开”与“合”以介音韵腹里有没有u或半元音w ,有u为合口,反之为开口来区分。16.四等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据现代音韵学家研究,四等的区别即在于韵腹,也在于韵头。

主要元音在四等中的分布依次是后低前高,后元音u、o、d、α作韵腹,为一等韵;低元音a和次元音? 作韵腹,为二等韵;以前半高元音e作韵腹,为四等韵;以i为条件,则为三等韵。17.转和韵摄这两个术语是以韵尾和韵腹为条件归的类。

18.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做浊音,声带不颤动的辅音叫做清音。19.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是三十六字母。20.

对音是历史上的音译词,也就是古书里用汉字记录的外语词汇,或者非汉族文字记录的汉语词汇。21.《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是陆法言,成书于隋。

共分193韵。22.《广韵》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成书于大宋祥符元年。共分206韵。

23.历史上对于《切韵》音系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图表解读法、反切系联法、构拟音值法。24.《切韵》韵母的主要特点是分韵多。《切韵》韵母到现代普通话韵母演变的主要趋势是合流。

25.《切韵》的声调与现代普通话声调内容的差别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26.先秦韵部主要从《诗经》归纳出来的。二、解释下列名词:

(20分,每题2分)

1.音类指分析出的语音单位。汉语里的音节是天然的独立单位,音韵学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对音节以下的单位,即音节内部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一个音节可以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种成分,音位也主要指这些单位及其组合。

2.韵目韵的构成成分是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韵的名称叫韵目。3.反切这是我国古代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的一种方法。其形式为:

x,ab反或x,ab切。其原理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声调相结合,组成被切字的读音。

其前提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4.韵书韵书是专门的音韵著作,是以分韵和注音为功能的工具书,也是现代人研究汉语古音的主要依据。

它的优点是完整地记录一个语音系统,划分声、调、韵内的同音字组,并且每部书的编纂时间大体明确。不同时代产生的韵书在编排体力上有所不同,表现音系的细致程度也不同。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

5.等韵图简称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约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元明清。宋元为前期,明清为后期,都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

6.韵基传统音韵学的分析方法中,把“韵腹+韵尾”看成一个单位,人们把这个单位称为韵基。7.韵部以韵基为标准,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称为韵部。8.小韵中古韵书中的第三层分类是同音字组,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组通称为小韵。

9.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几个韵系被归为更大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在最早的韵图里叫“转”,在稍晚一些的韵图里叫“摄”。10.字母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声母的代表字叫“字母”。

如,三十六字母。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每题5分)

1.汉语古音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a、汉语古音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三个时期。

上古音从西周初到汉末,代表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b、中古音从魏晋到隋唐五代分前后两期。以《切韵》音系为代表。汉人发明番茄,汉语音韵学产生。

南北朝时期与以韵母“繁化”,韵部也比以前分得多。中古四声体系确立了,有很多上古时收塞音韵尾的入声变为去声。五代时,韵母系统向简化发展,韵部减少。

c、宋元明清时期,共同语的中心方言发生转移,出现等韵图,以《中原音韵》为代表音系。2.《韵略易通》各层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韵略易通》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

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称为韵部。

第二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该书音系将20个声母概括为“早梅诗”。见课本358页。

第三层:以介音为标准分四等。

第四层:以声调为标准,分到了小韵。3. 反切系联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反切系联有三种基本方法:①同用。几个反切共用一个上字,则这几个被切字的声母属于同类。

如,冬,都宗切;当,都郎切;登,都滕切。几个反切共用一个切下字,则这几个被切字属于相同的韵类。如,东,德红切;公,古红切。

②互用。两个字互相作对方的反切上字,是切上字的互用。如,当,都郎切;都,当孤切。

“当”和“都”为互用。③递用。三个以上的反切,每个被切字依次作另一个反切字的上字,是切上字的递用。

反之,是切下字的递用。例见课本363页。4.

和三十六字母比较,《中原音韵》的声母有什么重大变化?

全浊声母消失,原全浊声母字变成了清声母字。②舌上音知、彻、澄跟正齿音的照、穿、床、禅合流,成为卷舌音声母照母和穿母。③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合一,都变成f。

④喻母的全部和疑母的大多数字并入影母,即变成了零声母字。5. 宋词押韵的特点和依据是什么?

特点:宋词不按照某种现成的韵书押固定的韵部模式,而是押自然韵,其实际的韵部数目比唐代古体诗的韵部又少了很多。

依据:我们认识词韵的特点,应着眼于它和官韵不同。因为宋词有很多词牌是平、上、去通押,而不是单押一个声调,所以宋词韵部一般只区分舒声韵部(平上去合在一起)和入声韵部。

四.说明下列诗词的韵脚和韵部:(20分,每题2分)

1.送魏大将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1、韵脚:戎、雄、中、功韵部:

东韵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2、韵脚:浓、钟、峰、松韵部:

冬韵。3.九日登高司空曙诗家九日怜芳菊,逐客高斋瞰浙江。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3、韵脚:江、窗、缸、邦韵部:

江韵。4.望汉阳柳色寄王宰李白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4、韵脚:枝、丝、知、迟韵部:

枝、知是支韵,丝是之韵,迟是脂韵。

5.送卢主簿王勃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关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5、韵脚:依、稀、违、归韵部:微韵。

6.南乡子·急雨打寒窗陈师道急雨打寒窗。雨气侵灯暗壁缸。窗下有人挑锦字,行行。泪湿红绢减旧香。

往事最难忘。更著秋声说断肠,曲诸圆沙风叶底,藏藏。谁使鸳鸯故作双。6、韵脚:窗、缸、行、香、忘、肠、藏、双。

韵部:窗、缸、双为江韵,其余为阳韵。

7.阮郎归·旧时明月史达祖旧时明月旧时身,旧时梅萼新。旧时月底似梅人,梅春人不春。

香入梦,粉成尘,情多多断魂。芙蓉孔雀夜温温,秋痕即泪痕。7、韵脚:

身、新、人、春、尘、魂、温、痕。

韵部:身、新、人、春、尘为真韵,魂、温、痕为元韵。

8.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8、韵脚:目、肃、簇、矗、足、逐、续、辱、绿、曲。

韵部:屋部韵。

9.鹧鸪天·收尽微风李之仪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9、韵脚:

江、光、忙、长、裳、乡韵部:“江”为江韵,其余为阳韵。

10.诉衷情·当年万里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0、韵脚:

侯、州、裘、秋、流、州韵部:尤部韵。

汉语专题 2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汉语专题 2 作业2 词汇部分 一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大字典 给 奋 列出的一项意义是 振也,振去尘也。举的例子是 礼记 曲礼上 奋衣,由右 车的右边 上。这句话是讲驾车人为国君驾车时的情况。振去尘 能不能看作一个义位?奋 的意思是有力地动,至于这个动作具体是什么样子,那是它的言语义。把 振...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

1 列表说明严羽 妙悟 说与克罗齐 直觉 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相似之处 妙悟 与 直觉 均揭示了审美和艺术活动不同于其他意识活动的特殊性,强调了艺术的感性功能。妙悟 与 直觉 均强调审美和艺术主体在创造中的决定作用,揭示了审美主体在艺术直觉活动中不通过理性 逻辑 认知而洞见本真 直契本原的特征,...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答案参考

汉语通论 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答案参考 2006 09 30 一 填空。1 任意 线 2 汉藏 3 汉语 4 语音 词汇 语法 5 字母表 声母表 韵母表 声调符号 隔音符号。6 国际音标 7 精确 通用 实用 开放。8 开口 齐齿 合口 撮口 9 阴平 阳平 上升 去声 10 音素 音节 语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