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学案

发布 2022-07-15 08:53:28 阅读 7136

高二文科地理学案。

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主编 : 审核: 终审: 编号 :26008 启用: )

学习目标】1、 知道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2、 能说出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原因以及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

文本研读】研读要求:研究课本内容p37—p38,回答资料分析题。

1、阅读资料1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分析: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阅读资料 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回答下面题。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

阅读资料 3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回答下面4-6题。

4.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5.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实保护了湿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国家对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

6.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思维导图】

尝试**】

dc复述识记:

1、复述: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2、识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dc阅读思考 :

阅读下面我国部分**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96-202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阅读材料一,读“1996-202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1996-202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趋势。试分析我国耕地数量年变化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读“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洞庭湖沉积的沙主要来自长江,长江在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泥沙淤积是导致湖泊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3)阅读材料二,读“表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请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危害及其相应的措施。

dc针对练习: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bcd.①②

2)我国**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ba典型强化:材料: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 根据材料判断,2023年至2023年三江平原的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2023年至2023年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2) 简述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

3) 东北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2023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又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ba自主设计:

重点备展与参展内容。

学程总结】

课前疑惑:

课间得失:课后反思:

学班学组姓名。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必修三第二章训练题。1.读图,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 乙 丙 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 草 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 即在 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7 9题。2 红色荒漠 形成的...

必修三第二章学案

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知识要点1 荒漠化的含义。1 什么是荒漠化?2 什么是土地退化?辨析1 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只有人为原因。阅读p.37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辨析2 荒漠化仅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知识...

必修1第二章学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 新课标要求。1 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体会公式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2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