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编纂学复习

发布 2022-08-22 00:55:28 阅读 4791

第三章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理论。

一、简答:在编纂工作中编纂者的智力劳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档案文献编纂过程是以形成档案文献出版物这种固定的知识性劳动产品为目的,档案文献是编纂者订通过智力进行加工档案劳动成果。凡合格的档案文献出版物都使利用者获得档案的条件不同程度地实现(优质与高效)。这种优质高效,正是社会所要求的,是通过编纂者的高水平的具有(增值)性的智力劳动生成的。

科学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使档案的(有序化、社会化)程度提高。二、简答: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原则?

1、名词: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原则:是以对档案的深入研究为基础,以国家出版方针及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高质适时适度适量地实现档案共享、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1)以对档案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应遵循的科学性原则。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贯彻科学研究性原则,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a:

实事求是原则;b编研结合原则;(2)以国家出版方针及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是档案文献工作应遵循的政治性原则:a、利害原则b、授权原则c、审批制度d、时限规定e、保密原则f、防止侵权原则;(3)高质适时适度适量地实现档案共享,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应遵循的效益性原则:a、质量第一原则b、讲求实效原则。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研究性原则、政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统一的。)第四章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功能。

一、简答: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1、档案文献编纂长期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有力工具之一。

在历史上,统治阶级长期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档案文献出版物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2、档案文献编纂可以成为统治阶级借鉴历史经验、总结现实经验的重要资治门径。统治阶级为了能够以历史资料为凭证来维护本国利益,往往都非常重视档案文献的编纂,重视充分发挥档案文献的特定资治作用。

3、出版档案文献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进行国内、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方式。根据政治斗争形势的特定需要,选择特定时机将特定重要档案内容编纂公诸于世,会产生重大政治影响。4、档案文献有的可以成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档案可起到提高民族觉悟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二简答:档案文献出版物的科研条件功能有哪些?

档案文献编纂与历史研究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史学史上的许多宏篇巨着都是以较扎实的档案文献编纂为基础的。不详细占有包括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就谈不上进行严肃的历史研究,史料仅有量的堆积而没有质的升华,也难以进行科学的历史研究,在以历史档案、历史资料的内容为主要编纂对象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中,编纂者将档案等史料的内容有条理地加以编纂,从而为更高层次的史料研究和史书编着创造了宽厚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第七章档案标引。

1、档案标引是指对档案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2、受控标引是指使用统一的规范化语言进行的标引。

3、分散标引是把一组档案中的每一份文件作为一人独立的单元,能够充分提示每份文件的主题内容。

4、概括标引,综合标引一般为浅标引,分析标引、分散标引一般为深标引等。

5、网罗度又称穷章度,是指标引中确认档案所有主题的程序。

6、标引网罗度与查全率直接有关,即网罗度愈大,查全率愈高,但是查准率会有所下聊。

7、每篇文献标引20个主题题是最佳程度,超过这个点,进一步增加主题词,系统的查全率却无明显改善。

8、标引的专指度是检索标识表达档案内容的精确程度,也就是与档案主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符的程度。

9、标引的一致性是指选用表达档案主题内容所需要标引词的一致程度。

10、依主题数量多少来划分,只有一个主题的称为单主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主题的称为多主题。

11、“文摘编制法”中“文摘”由文件类型因素变为主体因素;又如。“松江省人民**2023年大事记”,“松江省人民**”在这里亦作为主体因素。

12、分类标引是按照档案的内容性质将其纳入分类表体系的过程。

13、在《中国档案分为法》中,交替类目是用“宜入**”的注释来表示的。

14、使用综合复分表进,将所用的复分号用复分标识符号“一”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

15、凡在主表中注明“仿**分”的类目,均可仿所指的类目细分,仿分时,只要将仿类目的子目号码加于需仿分的类号后即可。

16、某一档案的主题在分类表中没有相应专指的类目可归,而只得归入范围较大的上位类的标引方法称为上位标引。

17、组配标引是指扩大使用范围的组配标引,是当某一档案在分类表没有确切类目时采用的一种解决办法。

18、当某一档案内容在分类表中无类可归时,分类人员根据其职能性质,在有关大类里新增类目暂作安置,这种标引技巧可称为暂定性标引。

19、所谓上位登录,是指在给现一个检索词或一个分类号时,也同时组出它的所有各级上位词或上位类号。

20、档案界应用较早,较普遍的中文分词方法是部件词典法。

多选:1、根据档案标引所使用检索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词标引。

2、档案标引按使用的标引语言可分为自由标引和受控标引。

3、档案标引按提供检索标识的数量可分为浅度标引和深度标引。

4、档案标引按主题分析方法可分为概括标引和分析标引。

5、档案标引按标引单元分为综合标引和分散标引。

6、档引步骤要包括主题分析和概念转换两个方面。

7、只有一个概念因素的称为单因素主题(又称单元主题),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因素的称为多因素主题(又称复合主题)。

8、按照国家标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主题因素分为5种。即主体因素\通用因素\位置因素\时间因素\文件类型因素。\\

9、复分法使用规则是指档案分法中通用复分表和专用复分表的使用规则。

10、组配法是指使用下列两种符号的主类号直接组配:并列符号“”+关联符号”:“

11、分类标引技巧包括上位标引\组配标引\靠类标引和暂定性标引。

12、主题词组配的方式可分为:概念相交\概念限定\概念概括\概念联结。

13、主题词组配标引的原理是概念的可分析性和可综合性。

14、档案自动标引有多种形式。从标引深试来分,有:全文主题标引和题名主题标引;从选用的标引词来分,有主题词标引和关键词标引。

15、档案文献全文自动标引的方法主要有单词标引\短语标引及语义标引三种类型。

16、单词标引是方法可大致分为基于词频统计的标引和概率加权标引两类。

17、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大多采用题名关键词自动标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a是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单位大多采用二次文献检索的方法b是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技术还很不成熟。

18、标引时可采用以下规则提高标引质量:概念组配规则,最长组配规则,特定词规则有并列词规则。

简述、论述。

一、简述标引网罗度与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关系?

答: (1)标引的高网罗度在获得查全率的同时却降低了查准率,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一份档案往往涉及许多主题,其中既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

在检索时,主要的\次要的主题都可以作为检索入口。当从某一次要主题入手查找档案时,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高网罗度将导致检出不相关的文献,降低了查准率。

第二,在标引时确认的主题多发生虚假组配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导致误检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加大了。

(2)反之,标引的低罗度将导致低查率和高查准率。

二、简述进行主题分析一航可采用以下方法?

(1)阅读与理解题名。

大部分题名能够正面反映档案的主题。题名不能直接,准确地反映档案内容主题。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题名概念过窄。

②题名概念过宽。

③题名念义模糊。

④题名中无主题含义。⑤题名与原文不符等。

因此不能把题名作为主题分析的唯一依据。无论题名中主题概念是否明确,都应浏览一下正文。

(2)阅读文摘,简介\前言\领导人批语等。从中发现题名主题内容。

(3)浏览正文,了解文件的大致内空。

(4)查阅档案文头和文尾的载的有关因素。

三、简述横梁档案主题分析的质量标准?

答(1)既不要*漏档案中有参考\检索价值的内容,又不要将无参考检索价值的内容或档案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作为分析的结果;(2)正确判断档案中叙述的重点内容;(3)正确表述档案的内容,即形成正确的概念。

四、简述档案概念转换的质量标准?

(1)正确运用分类表和主题词表,选用符合专指性要示的分类号和主题词;

(2)根据档案的价值确定的标引深度。

(3)给出的标识应符号一致性要求。

五、试述档案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的内容?

答:(1)档案分类标引的依据,是以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

(2)档案分类标引应依据《中国档案分类法》来进行。

(3)档案分类标引时,要正确地理解类目涵义和范围。

(4)档案分类标引应充分考虑实际的检索需求和检索方式,选定适当的标引深度。

(5)档案分类标引必须按专指性的要求,分入恰当的类目。

(6)当分类表中无恰当的类目时,可分入范围较大的类目或相关的类目。

(7)档案分类标引应保持一致性。

六、简述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同异?

答:(1)主题标引是将档案的主题内容纳入词表体系的过程。分类标引是按照档案的内容性质将其纳入分类表体系的过程。

(2)两者使用不同类型的检索语言,标引方法也有所不同。

(3)分类标引是针对档案内容的职能分工呈事物性质进行标引,每份档案归入所反映的社会职能分工或事物性质的类目。

(5)主题标引是针对档案所论及或涉及的事物进行标引,要求选用确切的检索词直接表达档案所论或涉及的事物。

七、简述标引时应遵守的主题词标引的优先顺序?

答:(1)当主题词表中有专指词时,必须用专指词标引;

(2)当无专指词时,用采用组配标引。

(3)对词表中没有专指词,也不适合组配标引的主题概念,可以采用靠词标引。

(8)对用上述方法标引都不适合的主题,可以进行自由标引。

八、简述主题词组配标引规则的内容?

答:(1)组配标引应是概念组配,而不是字面组配。

(2)避免用不必要的词进行堆砌。

(3)避免概念不明确\逻辑不合理,内容不科学的不符合一般思维规律的组配。

(4)遵守专指性规则,不能越级组配。

(5)主题词标引的优先顺序。

(6)一个概念可用多种组配方案标引时,应使用确切的组配方案。

(7)有名词不得用普通主题词组题表示。

九、试述计算机检索系统与手工检索系统的差异(不同)?

(2)一种手工检索系统一般只提供一种检索途径,而一个计算机检索系统则相当于多种手工检索系统。

(3)各种手工检索系统的条目格式各不相同。而在计算机检索数库中,对一份档案只需编制一条详细记录。

档案文献编纂学模拟题 档案文献编纂学

档案文献编纂学模拟题。一 解释下列名词 1.选材大纲 是编者在选题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在认真进行编前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题目内容轮廓和简明而有逻辑的框架结构式文字。2.档案校勘 转录和标点过程中,编者发现档案原件在文字上存在讹 夺 衍 倒等现象,并以一定的方式处理之,即为校勘。3.档案文献编纂 按照...

档案文献编纂学基本纲要

1 档案文献的概念。档案文献 这一概念于1981年开始在我国出现,在档案文献编纂学中,档案 一词专指尚未编纂 公布,并未成为文献作品的档案原件,在各级档案馆库房中保存的多为这一类。2 档案文献的信息特征。1 档案文献的信息内涵,是既逝性与启迪性的统一。档案文献中记载的信息内容,皆是既逝的历史,它具体...

档案文献编纂学逻辑起点研究

蟹阉务探索。一蔡青。廉蠡。摘要 本文从逻辑起点的要义入手,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内涵作出界定 即档案元信息,并阐述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及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学。逻辑起点。档案元信息。档案文献编纂学是研究档案文献编纂理论 原则 方法的学科,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