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

发布 2022-08-26 16:40:28 阅读 7141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

2. 信息的维度包括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

5. 原型法的4个步骤包括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

6. 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数据的。

7. 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有70%左右是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的。

8. 信息系**略规划的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指导模式 ,而方法描述了实施规划的步骤 。

9. 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10. 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和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mis开发中用于系统分析阶段的一个重要工具 。

11. u/c矩阵中的u表示数据的使用者 ,c表示数据的建立者 。

12. 业务流程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客户驱动和跨边界 。

13. 业务流程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识别、发现、诊断、 计划 、 设计 、 配置 、执行和控制。

14. 业务流程充足的5个主要步骤是:建立企业目标和过程目的、找出需重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和建立一个新过程的原型。

15. 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 可行性分析 、 详细调查 、 系统化分析 ,最后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的过程。

16.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 如何做 ”的问题。

17.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二阶段。

18. 详细调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

19. 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三阶段,主要解决系统“ 怎么做 ”的问题。

20.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部分。

21. 按功能划分,可将**可分成:顺序码、 层次码 、十进制码和助亿码 。

22. 与实施过程相反,系统设计对输出/输入设计的设计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

23. 在e-r模型中,用菱形框表示联系(或关系) ,用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的属性 ,用矩形框表示实体 。

24. 假定一个e-r图包含有a实体和b实体,并且从a到b存在着m:n的联系,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型应包含 3 个关系模式。

25. 假定一个e-r图包含有实体a和实体b,当转换成关系模型后只包含2个关系模式,则实体a和实体b 之间存在着一对多(或1:n) 的联系。

26.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两个实体之间为一对多(或1:n) 的联系。

27. 定性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流程的调查、数据流程的调查、处理特点的调查和系统环境的调查 。

28.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包括硬件准备 、 软件准备 、 人员准备 、 数据准备 、 试运行 、系统转换和用户验收等。

29. 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比,系统实施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 组织管理工作繁重 。

30.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动脉要包括了限制使用goto语句和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两个方面。

31. 程序设计的标准主要有:可靠性、 规范性 、 可读性 、 可维护性 、健壮性和高效率。

32. 系统调试大致经过程序调试、 联合调试和系统调试 3步。

33. 测试步骤分为模块测试、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

34. 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 并行转换 、 试运行转换 、 逐步转换 。

35. 系统维护分成纠错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4种主要类型。

36. 系统评价的指标有系统质量评价指标、 系统运行评价指标、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37. 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

38. 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39.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六个阶段。

40. 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安全一般包括计算机安全、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二部分:选择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 a )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2、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 b ),而信息是数据的( b )。b、载体……含义。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c )。c、信息处理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c )。c、人-机系统。

5、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 b )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 b、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6、在系统开发中各阶段紧密衔接、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具有特别转折点和阶段性成果,这样的开发方法称为( a )。a、生命周期法。

7、一种从基本需求人手,快速构筑系统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称为( b )。b、原型法。

8、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自始至终围绕着信息系统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来进行: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解,确定需要使用的对象和类,建立适当的类层次等级以及对象之间传递消息实现的联系,从而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问题领域的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模拟。这样的方法称为( c )。

c、面向对象法。

9、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 b )的系统开发方法。b、直线式开发策略。

10、原型法是一种基于( d )的系统开发方法。d、实验式开发策略

11、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开发时,解决“这个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是如下哪个阶段的事( c )?c、立项

12、通过购买应用软件包建立信息系统的方法称为( c )。c、软件包开发法。

13、将信息系统开发的部分控制权或全部控制权交给从事系统服务的外部开发商的开发方式称为( d )。d、外包法。

14、case称为( b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15、rad称为(c )。c、快速应用开发。

16、sre称为( d )。d、软件再造工程。

17、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b )。b、战略级管理。

18、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b )b、is

19、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 b )。b、60年代。

20、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c、可行性报告

21、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 )。a、总体规划阶段

22、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d )。d、决策。

23、u/c矩阵中的u和c表示( c )。c、数据使用者和数据建立者。

24、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b )b、间接经济效益。

25、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c )。c、系统做什么。

26、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 )。a、系统分析。

27、系统设计时(c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28、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内部联系( b )。b、强

29、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a )。a、弱

30、层次码是一种( b ) b、区间码

31、系统设计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是编写( b )。b、系统设计说明书。

32、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33、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c )。c、数据流图

34、借助一种称为pert网络图的技术,用有向线段把代表工序的结点连接成为一张网。通过分析工序的最早、最晚开始时间,最早、最晚结束时间和它们的时差,对工程开发计划进行优化并找出工程进度的关键路线,这样的计划与控制技术称为( c )。c、计划评审技术。

35、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b )。b、数据字典。

36、通常称数据流图为:( c )。c、dfd图。

37、系统实施的具体依据是( b )。b、系统设计说明书。

38、通常所说的菜单模块是一种( aa、功能控制模块。

39、从指导思想上来说,程序调试工作的实质目标是( b )。b、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

40、把经过测试的各个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测试,称为( c )。c、系统测试。

41、把经过模块测试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子系统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称为( b )。b、集成测试。

42、在动态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属于( b )。b、黑盒法。

43、在动态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的方法属于( a )。a、白盒法

44、在动态调试过程中,采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属于( b )。b、黑盒法。

45、在动态调试过程中,采用条件覆盖法,即执行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的每一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的方法属于( a )。a、白盒法。

4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 c )和人员培训工作。 c、系统使用说明书

47、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 )a、直接转换。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作业3答案

一 填空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2.分调联调总调 3.静态调试法动态调试法 4.设备与软件系统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文档资料管理。5.集中式 重复式 混合式。6.工具集成法 可重用软件后援法 形式化技术法。7.分销 制造 财务。二 单选题。1 b2 c3 b4 b5 c6 b7 ...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1 选定统一的数据库平台 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 2 统一的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成熟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企业真正把it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 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1 问题描述 1.1 背景 企业的物资 管理往往是很复杂的,烦琐的。由于所掌握的物资种类众多,订货,管理,发放的渠道各有差异,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各类统计计划报表繁多,因此物资管理必须实现计算机化,而且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根据当前的企业管理体制,一般物资 管理系统,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