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

发布 2022-10-08 18:01:28 阅读 5072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发挥尖子学生的作用。

南京市双塘小学岳洁。

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手中拿同一本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选出一部分“尖子生”,发挥“尖子生”的作用,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尖子生;分层;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合作学习。

一、引言。不知道各位教师有没有遇到像我一样的情况,在一次信息技术课上的操练时间,一个学生举手说:“某某和某某在玩游戏。

”我立刻停下课,心中想,又有捣蛋鬼了,这回要杀一儆百。我生气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要玩游戏,一个有些胆怯地说:“老师,你教的我都会了。

”我立刻打开他的作品,真的比我要求得还好。另一个低着头:“老师,你讲的我都听不懂,也不会做。

”最后,我没有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正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想我应该想方设法去改善这种情况。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实施统一的教学目标,“一刀切”的教学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感到太简单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因内容“难”而听不懂,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进而成为上课“偶发事件”的制造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如同虚设,学生们也不能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

二、研究背景。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中老师应当尽可能的发现“尖子生”,而信息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尖子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信息课的教学中培养“尖子生”,发挥“尖子生”的作用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结构。

一)尖子生的界定。

和其他一些学科不同,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尖子生不一定是文化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家庭条件、接受能力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操作水平。因此,教师不能用传统的观点来界定“尖子生”。根据平时课堂的一些教学经验,我心目中的“尖子生”应该对电脑感兴趣,学习较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

二)如何用好尖子生。

1、寻找合适的尖子生,发挥尖子生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有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现象,我采取了“小老师”的方法。即学生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个人或者是小组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发现异同点。在这种交流中,提高了学生自主**的能力,不同思想相互碰撞,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来了。

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因为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适时的帮助,再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信息技术课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我们有理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

因此,在信息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尖子生”的作用,采取让“尖子生”当“小老师”的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互教互学,以便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而且,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后,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选择的方法。

小老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确定,不是老师指派,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产生的,可以是完成任务较快的学生,也可以是作品做的较好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确定“小老师”和“结对学生”

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测试,认真分析学生测试的成绩以及操作中的问题,根据成绩和操作情况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第一层即为“尖子生”,他们对电脑感兴趣,学习较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层为中等生,会电脑简单的操作有一定的基础,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学习上很努力;第三层为中下生,理解接受能力一般或电脑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或是电脑基础差不过理解能力较强但学习不努力。在开学初,可以按照此层次安排学生的座位,使每组有1到2个“尖子生”,作为本组的“小老师”。

由于兼教的班级都比较多,所以我将这三层学生记录在案,以备日后进行统计总结,及时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作相应的调整。

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适时的选好“小老师”,在一些课堂操作性的知识的教授,可以选择一些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作为“小老师”。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课堂上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操作,由于受家庭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俨然是一个操作小能手,可有的学生连鼠标都不会握。

所以我在课上就采取操作的快的学生去帮慢的学生,由于一年级学生较小,不能象高年级学生那样在小组内选出 “小老师”,而是要求先做好的同学帮自己的同桌,形成“一对一”的结对帮忙,这样在班级中就产生的一大批的“小老师”,当“小老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当“学生”的同学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在教学《申请电子邮箱》时,让先申请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可以减少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老师个别辅导的难题。

3)、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作品设计的学习,也可以让作品做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如:在《画图》教学中,我经常展示做的比较好的学生的作品,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方法和设计想法,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把自己好的方法讲给本组的同学听,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带领本组同学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用好尖子生。

小老师教学法”的应用与开展,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压力,弥补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

在教师讲授完后,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小老师”,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

1)确定教学内容和时间。

要明确“小老师”教同学什么内容,什么时候教。一般情况下是在教师讲授后,自己的伙伴在学习内容跟不上、有困难了,这时要给予及时地帮助和指导。如对很多同学来说,五年级powerpoint2000“超级链接”教学内容中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问题感到很难,这时不仅需要教师在全班上进行讲解和强调,而且需要“小老师”的帮助。

有时是一些微小的错误,如六年级logo编程中的某个字符错了或丢了,但自己又发现不了,如果没人指点,可能会困扰学生很长时间,这时“小老师”的出现就能节省很多宝贵的上机时间,提高课堂上机效率。

2)注意观察和及时总结。

教师要对“小老师”中教和学的双方进行认真观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师生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及时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弥补,如对进步慢的学生,可考虑给他更换“小老师”;进步快赶上全班的学生,可考虑解除他的“小老师”;成绩下降的“小老师”,可考虑取消他的“教师职务”。同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并对表现出色的“小老师”给予表扬,对进步快的“结对学生”给予认可。

4、因材施教,重视“尖子生”的培养,让“尖子生”更尖。

在每学期初,我从每班抽出一名信息能力较出色的学生加入学校兴趣小组,再利用兴趣小组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外,还可以对这些“小老师”进行课外的加深练习。这样,这些学生就会成为你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力臂膀,有些学生提出的小问题,他就会帮你巡视指导。你就不会被学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而忙得焦得烂额,就可以腾出时间去辅导个别基础差的学生。

在教学中,还应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张贺年卡,教师框框条条不要定的太多,让学生尽情自由地发挥,其结果也许大不一样,好的学生可以精益求精;较差的学生,他完成一幅作品就好了,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不同学生也可采取同题设置不同任务、不同难度的做法。

我在教学中,鼓励众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帮助老师进行辅导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果许多学生主动站出来帮忙。学生之间接触容易,语言又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教的能起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加深理解的同时,还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学的能起到对所学知识和问题进一步理解,进而能跟上,尝到学习的甜头;教师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引导,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三)提升全班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尖子生”更“尖”,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本着对每一个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通过分层练习,循序渐进,体现“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针。要使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1、鼓励更多的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学中,很多同学都想过一下当“小老师”的瘾,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们说,谁先学会了就可以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如在上《画图》中的《剪贴图形》时,我发现这节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估计要有很多同学不能掌握,要想使同学们都能会操作只有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了。学生有了当“小老师”的机会,在上课的时候都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并且我发现那些“小老师”在教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如果发现他们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都会手把手的教,直到学会了为止。在“小老师”们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经过实践,那些基础薄弱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甚至自己也能当起 “小老师”,学生有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也高了。

2、让学生在“比”中竞争、合作学习。

即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又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既满足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提高自信,又给另一部分同学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从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如通过网络或一些控制软件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能力,增强自信;在网上交朋友,互相介绍学习体会,互相促进;积极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如今在网上参赛或投稿都很方便,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当然,教师在给学生创造了各种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与别人的作品。在对作品进行评比时,不仅要关心作品的最后效果,更要关心学生的制作过程,关心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评比。评比可以是多角度的,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评比的形式也要多样,如小组合作学习后评出最佳小组及最佳个人;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成几组分别评比;制作一张成果评价表,给每次的成果打分,看看谁的进步大等,用更多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生汉字输入练习,是一种单调枯燥的活动,若只让学生一遍遍地自己练,学生的积极性很低,会表现得极不情愿。但换成比赛的形式就不一样了,个个都精神振奋、争分夺秒的,取得冠军以后的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能够感染全班同学积极进取。

我还让他们自己寻找“对手”,找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比一比,那劲头就更足了。通过男女生的“擂台赛”,各小组代表赛等形式,学生的打字速度是突飞猛进。

信息技术教育

1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a.主机 键盘和显示器。b.计算机及外部设备。c.系统硬件和软件。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 在多种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快捷键代替菜单命令,快捷键 是剪切命令。a.ctrl x b.ctrl c c.ctrl z d.ctrl v 3 windows中记事本文件的扩展名...

信息技术教育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 本是 快点快点 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於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 ...

信息技术教育

2 webquest与thinkquest有何异同。随着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日益频繁,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也是层出不穷。webquest与thinkquest就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两种基于网络的 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模式 并且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在产生之初并没有任何关联,但是由它们各自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