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11:46:28 阅读 8793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使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

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的层面。

1、 如何是设计易于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目的性。这个层面是设计的基点,尤其是对于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与使用结合较为紧密的设计艺术学科。

2、 如何使设计在商业营销获得成功,这个层次的设计艺术心理学主要针对用户“情感体验”的问题。

3、 设计师心里,即研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围绕设计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机器影响要素,以及如何帮助设计师提高其“创造力”的问题。

设计艺术心理学对于设计艺术的实践意义包括:

1、 设计艺术心理学帮助设计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合目地性及功能性。

2、 能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假声对于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的能力,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

3、 通过对用户心里的研究,设计师能更好地迎接跨文化、多样性市场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地**广告效果,采取适当的宣传、推销和**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即将与全球市场接轨的中国企业尤为重要。

4、 设计是典型的创造性工作,通过关于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设计艺术心理学有可能帮助设计者拓展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

5、 设计艺术心理学对于设计教育和设计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出更加行而有效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设计知识;它还有助于设计管理者有效地组织设计活动和机构,管理设计开发流程和设计组织。

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向被研究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被研究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回答问题,进行资料搜集的一种方法。

深度访谈法是有专业访谈者与被调查者进行一对一的、较长时间的、详细的、非结构式的会谈。

观照更侧重于显示、反映、表现、含有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的深层意思。

所谓视知觉常性是指即便距离、光线、视点、环境背景发生了变化,人们仍然能够辨别出一个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或者说人们对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视知觉保持一种抗干扰的恒定性。

问题:1、 如果一件作品能较为有效地满足观者提炼的冲动,并且有尽可能多的细节被组织进一个尽量简洁的统一结构样式中,那么遮阳的作品就可能称作是简化性的,它就可能比较容易引起观众注意。

2、 一件设计作品要引起观众注意,它本身还必须是对观众说“似曾相识”的,也就是说它既要与观众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联系,又要让观众感到新鲜,或者说能为观众提供新的信息,也就是形成注意的客观条件。

3、 一些设计师以突然的刺激或炫目的新奇造型来唤起观众的偶发性注意,比方说仿人脸的建筑外观、动物造型的**机、取材于非洲部落装束的时装、一时出现空镜头而后再切换成文字画面的电视广告,都有可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

4、 一些设计师采用空间或时序安排上的方向性**手法来引起观众的**性注意,让人逐渐走向设计主题。

图形中的视知觉注意中就表现为所谓“图一地(底)”关系:注意的中心成为“图”,而注意的边缘成为“地”,即背景。

设计中所用的光有以下四种:

1、 映照光 、造型光、装饰光 、导向光。

虚拟空间本质上是心理空间。

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心理上某种匮乏的不平衡状态与对客观条件的欲望渴求。

需要三元论:: 权力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双因素理论包括::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当目标无法达到体验到挫折感时,人们为了减轻焦虑,求得内心的平衡,有时候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策略。在心理学上,这些策略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其可分为三类:

1、 目的行为 、戏剧行为 、交往行为。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说服,心理学将它定义为,以合理的阐述引导他人的态度或者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

设计说服的手段:

理性说服::合理性说服就是设计说服的本质和基础。

合理性说服的基本假设是将消费者视为理性思维者,设计强调向消费者展出能满足消费者实惠需要和带的实际利益的产品属性。它的要点是诚实地向消费者说明该设计对象的特性消息,其中可信度是影响合理性说服的一个关键因素,消费者认为获得的消息的可信度越高,设计就越有说服力。

情感性说服::是指设计能唤起用户的情绪和情感。

在设计中,通过有意识地诱发客体的某种感情,可以影响和诱导他们的评价和判断。

符号性说服::即运用设计的符号性意义引导说服对象趋向预期的态度和行为。

当设计能够成功地说服人们相信它代表了他们所崇尚的文化,他们一旦拥有了这项产品(服务)就能明确标记或使他们更加接近他们所趋向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属性的时候,人们就会对该设计产生积极的态度。

消费决策选择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包括:冲突心理价值心理和风险心理。

可用性是指软件、硬件或其他任何产品对于使用它的人适合以及易于使用的程度。它是产品的质量或特性,是对于使用者而言产品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是可用性工程师开发出来用以帮助创造适用的产品一整套技术的总称,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作为核心而开发产品的一整套流程或方法的简称。

这里所说的“情感设计”不是那些以情感体验为基本目的的设计,而主要是艺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和分析,在艺术设计作品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使设计作品能更好地实现其目的的设计。

情感设计的核心相应有在于两个方面的情感激发:

1、 设计物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利用设计的形式以及符号语言激发**者适当的情感,例如效率感、新奇感、幽默感、亲切感等,促使他们在存在需求的情况下产生购买行为,或者激发他们潜在需求,产生购买意念;

2、 设计应在设计情感的直接情感体验、联想情感体验、象征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上,使处于具体使用情境下的用户产生适当的情绪和情感。

具体包括:提高设计可用性、使用的趣味和乐趣,并且在某些设计作品的使用过程中提供一定思考的余地,使用户能具有想象的空间、思维的可能、发挥的余地,体会到自我实现、征服的乐趣等,如能在以上两个方面实现完美结合的设计即是好的情感设计。

人格化设计,即设计师赋予涉及对象与人或其他生物类似的特点,例如形态、姿态、表情、声音等。人格化设计来自对自然的模仿,但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具象的模仿,为了突出设计师想要着重表现的那些人格特征,造型设计需要经过精心加工处理,如抽象和变形,夸张或简化,使设计物呈现的人格特点介于似是而非的状态。

把个性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外在行为和心理特质称为个性。

品牌人格塑造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产品特质。例如公司的品牌“ ”就是以产品外观的不断创新而突现其“与众不同”;恒信钻石品牌突出钻石“恒久不变”的特点座位品牌的核心特质。

2、 品牌视觉传达系统。视觉传达系统是形容品牌人格的重要设计手段,包括品牌标志、图形、字体、标准色、吉祥物、纹样、包装、应用规范等。其中吉祥物完全是将人格化的生物作为品牌的代言人,产品难以如人一般具有喜怒哀乐,而利用吉祥物,产品就有了完整的人性。

3、 广告策略。品牌人格获得广泛消费者的认同需要特殊的,风格一致的宣传手段,许多成功的品牌都会配合自己的产品推出风格一致的广告,使人们在一定时限内对于该品牌产生明确。

4、 品牌代言人。 选择与品牌人格相符合的个体展示品牌人格。品牌代言人的形象需要与品牌形象相吻合,而不仅仅只是贪图“名人效应”。

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诞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本质的论说。

人的本质力量是指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人的因素第一。边现在人类特有的智慧、能力、情感、意志、理想等。

人的本质力量不但改造了世界,创造了美,而且还在设计活动中,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设计活动不但拉开了人与动物的距离,而且设计艺术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

美的特征:,美的形象性 、美的感染性 、美的时代性 、美的社会性。

美的类型:1、 形式美 、自然美 、社会美、艺术美、设计美。

审美表象的概念:是指审美中事物外部整体新特征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的完整映像。

审美联想的概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或回忆特定事物是连带想起其他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审美意象的概念: 人在审美过程中,将形成的感知表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后而形成的蕴于胸中的形象,称为审美表象。

审美共鸣的概念: 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思想、情感契合相通,和谐一致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鲜明强烈的情感态度。

审美价值的概念: 审美对象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称为审美价值。

审美标准的内涵:

审美标准是指人们用来衡量,判断客体审美价值的尺度,范型或模式。

审美标准是审美主体的内在尺度、范型或模式,也就是常说的审美需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

当富有美感的审美对象在人类生活**现以后,人们便反复感知它、体验它、领悟它、把握它,而其形式构成和韵律、形象和内涵,便在人脑中逐步形成具有普遍性的某种形式观念或经验模式,最终成为人的内在的审美尺度、范型或模式。在以后的审美活动中,就以这种内在的尺度、范型或模式来衡量、判断对象,凡是合乎这种尺度、范型或模式,或与此相似的,就认为是美的。

审美标准的类型:

1、 形式美法则:

即对形式构成及其韵律的审美标准。这种标准,是人们经过长期审美实践提炼、概括出来的能引起审美快感的形式的共同特征。其中主要有整齐、对称、比例、节奏、韵律、调和、对比、和谐、统一等。

2、 意蕴尺度:

即对形象及其蕴涵的审美标准,一般表现为观念性的审美理念、审美理想,侧重于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的内在尺度。它直接或间接与真、善、与社会功利目的、伦理道德等理性观念相联系。

3、 快感层次。

即对审美对象的感染性的衡量标准。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蕴美,都会引起人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即快感。依据快感的层次和深度,可区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三种。

设计艺术心理学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将 设计心理学 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使用,并作为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即使是在欧美国家,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其主要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 网页设计 数字 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中。但是,作为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心理学 设计艺术学 美学 人机工程学等却由来已...

设计艺术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1 知觉错觉感觉的区分。知觉 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 选择 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过程。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感觉 知觉组织以及辨别与识别客体。错觉 是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 验刺激。感觉 是感受器 眼 耳等器官中的结构 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

工作设计艺术心理学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使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设计艺术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