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加 乘减说课稿

发布 2023-01-16 20:44:28 阅读 4072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说课稿。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

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的乘法口诀理解、记忆的难度则大大增加,所以教材在此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目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总结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的乘法口决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生表内乘法的学习及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

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和口诀记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从中理解并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记忆方法。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深挖教材,突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路。运用数形思想、假设思想和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

步学习的乘法口诀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情境,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运用乘法的意义,**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初步归纳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意义,**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分两个环节进行。

1、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1,质疑: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3+3+3=12,4+4+4=12,3×4=12

2、再次质疑,理解方法。

出示情境2,再次质质疑。质疑::你能结合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说说为什么?以明确计算方法,并进行报分类板书:

抽象。二、动手操作,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摆图形。经历从情境图到直观图的抽象过程。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按老师给出的算式摆出图形,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具体分两个层摆图形。

第一层次:3+3+3+2=3×3+2=4×2+3=

第二层次:3+3+3+3-1=4×3-1=

三、抽象算式,勾通算式之间的联系。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小结揭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假设这里放一个,算完后减去。(假设小熊没有把玉米掰走)==11(个)

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板书)

四、运用转化,引导讨论,找到记忆两句相邻口诀的方法。

1、计算:5×2+5=5×3–5=

2、观察思考:5×2+5=3×5=155×3-5=2×5=10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并汇报,找到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3、质疑:如果我知道5×4=20,但记不清5×5=?怎么办?

4、练习:4×2+4=4×()123×3+3=3×()4×3-4=4×()

5、小结:这里运用转化思想,找到了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就为理解和教学的乘法口诀和学生口诀记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降低了学生记忆口诀的`难度。

五、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有层次和陡度的练习,以达到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1、看图填等式(模仿练习)。

引导质疑,完成练习: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3×4+2=143×5-1=14

2、算算写写(巩固练习)。

3、p(巩固练习)。先质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然后独立解决?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4+3=154×4-1=15

4、p(独立练习)[备用题]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独立解决?

六、总结升华。

总结是本节课的点睛这笔,为此我安排了两个环节总结本课,再次强化知识,突出重点。

1、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以上就是我对这乘加乘减的认识,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4

也许他把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全记了,也许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在生活中根本用不了,但是,数学的灵魂(思想和方法)一定会永远扎根于他的脑海深入,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 乘加乘减 说课稿。二年级数学 乘加乘减 说课稿。教材分析 乘加 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 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 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 的乘法口诀理解 记忆的难度则...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说课稿

教材分析 乘加 乘减 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 乘法的初步认识 和 2 5的乘法口诀 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 小熊掰玉米 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 乘减式题...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 乘减。教学内容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56页。教学目的 1 通过合作学习 自主 理解乘加 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2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 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