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的案例研究作业

发布 2023-05-17 05:20:28 阅读 5841

考核作业:请具体撰写一个学生跟踪教育的案例。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注重观察积累,注重跟踪研究,有系统的事件叙述,归因分析和实践价值。字数不少于。

他变得快乐了。

案例介绍:翁某,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他平时散漫、冲动、好斗,不合群,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并对学习有很强的厌学情绪,门门功课红灯高挂。上课时,他不能专心听讲,经常发呆,做小动作,渐渐地变得木衲。在课堂上提问他时,不管简单的还是难一点的,一律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他并不因回答不上来而感到难为情,相反,还总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下课时,他会自顾自地玩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如果没有玩具,则会在楼道里窜上跳下,有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在做作业,会故意推一下,然后离开。

同学都觉得他成绩太差,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

原因分析:从以前的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到:该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同学关系也很和谐。

但是到了高段,学习成绩下降很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呢?经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翁某的厌学、孤僻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很受大家的宠爱,是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他要什么有什么。在家里一直都很活跃。

老人对他更始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事事都听他的,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依赖思想严重、任性、散漫。而他的父亲脾气暴躁,看问题,做事情都有些简单粗暴,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身边的老人不论对错与否都只会一味的袒护。

对于他的学习,父母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他的平时表现看,他的智力没有缺陷,也不是思想品质问题,是他在溺爱中长大,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差。

二、学校原因。

翁某的现状,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校,翁某自己认为没有碰到好的老师。学校内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学习质量观是学生产生焦虑、厌学情绪的强大外部动力。

因为他从不做作业,上课又爱做小动作,所有老师都不喜欢他,同学也排斥他。作业长期不能完成造成基础知识一点没有,导致以后的学习吃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心理原因。

学习成绩的下降,老师的批评,引发了他自卑心理的滋长,总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从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形成。而他较弱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他出现了对学校生活的恐惧,只能沉默以对,这也是他对目前状况所做出了应机选择。

在分析他的情况的基础上,我陆续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辅导措施。

辅导过程:一、真诚接纳,消除自卑。

接纳——一种有所归属的感觉,一种与你喜欢的人有关联的感觉,是激发学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没有什么比被别人接纳更能增加自尊、自信。接纳意味着自己是最重要的人不被人接纳会感到孤独和伤心。

在班上,我给同学们讲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到对待任何人都要给予最起码的尊重,认识到自己那样对待翁某是不对的,引导学生真诚地接纳他,并让他认识到自己是可以改变的。为此,我召集了一些平时跟翁某关系还可以的同学一起商量如何帮助他,**我们可以做什么;同时我还请班长召开了一次班委会,在会上我要求大家主动和翁某交朋友,并热情地帮助他改正错误。

我又单独找翁某谈话,转达大家对他的期望,并让其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以树立改变的信心。

二、共同帮助,树立自信。

翁某的学习成绩红灯高挂,这是起自卑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

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我仔细分析翁某各门功课现状,他的理解不成问题,主要是容易遗忘。

只要按要求完成作业,加深记忆,他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赶上去。针对他的作业有始无终、前好后差的实际情况,对他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一些作业要求,暂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作业时只用“对”,不用“错”,错误的留着让他自己去发现,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作业写得潦草,不正面批评他,只指着他写得象样的地方说:“老师欣赏这样的作业。”让他自己去领悟,去改正。

三、家庭辅导,提高水平。

心理学告诉我们: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场所,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如果翁某的家长多花时间去了解孩子,早点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那么他的情况也不会严重至此。

我首先和他父母联系,告诉他们多主动与孩子沟通,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我向他们讲清,孩子学习差并非智商问题,建议他们平时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并不是就物质上的满足就够的。后来,翁某的父亲还多次主动到学校里想我们了解他的在校表现。

我向其父全面介绍和分析了他近来的学习、生活变化,充分肯定其身上的优点与长处,以激发其父的自豪感。随后,我有他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老师酌情留定量的作业,家长及时检查;老师和家长定期见面,互相了解翁某在校、在家的表现;针对教育**现的问题及时商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初步效果: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卑的翁某又重新站起来了。他不但恢复了活泼好动的性格,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学习也有了兴趣,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也变了,他和许多同学成了好朋友,变得快乐、开朗、自信了。

案例体会: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周围的环境至关重要。老师、家长、同学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对于那些自我形象低劣的孩子,只要你透过现象找到事情发生的源头,只要你满怀真诚,尊重他、接纳他、欣赏他,通过学校、家庭、同学等多方面来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他们的自我形象会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步完善,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逐步提高,也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支撑。

本文获金华市级二等奖)

实用班主任培训发言班主任案例

愿为春泥芬芳桃李。我带的班上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从高中入校以来就显得很内向,她不愿和别人交流,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天天一个人形单影只,而且她刚开始对我也有很强的排斥情绪。高一开学不到一个月,她就来找我,认为老师不能一视同仁。我很错愕,我对自己要求很高,一直都在尽力做好每件事,没有不公平地看待过学...

班主任案例材料

分析 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适用范围 常规 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使用禁忌 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 轻视等。二 以身作则。案例 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打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育人案例

班主任育人案例 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需要处理,这些偶发事件的处理考验了老师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几个育人案例。案例1 抓住时机育人 记得在一次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自己面前总是显得很拘束,眼里总是闪现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