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发布 2023-09-26 12:28:00 阅读 3942

篇一:spss学习报告总结心得。

应用统计分析学习报告。

本科的时候有概率统计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应用统计分析的东西,spss也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学过。一直以为这一块儿会比较难,这学期最初学的时候,因为没有认真看老师给的英文教材,课下也没有认真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学起来有些吃力,总感觉听起来一头雾水。老师说最后的考核是通过提交学习报告,然后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些教材查了些资料,发现很多问题都弄清楚了。

结合软件和书上的例子,实战一下,发现spss的功能相当强大。最后总结出这篇报告,以巩固所学。

spss,全称是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即“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是ibm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的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总称,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数据分析软件之一。spss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与其他软件交互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医疗卫生、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具体到管理方面,spss也是一个进行数据分析和**的强大工具。

这门课中也会用到amos软件。

关于spss的书,很多都是首先介绍软件的。这个软件易于安装,我装的是19.0的,虽然20.

0有一些改变和优化,但是主体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可视化界面,用起来很方面且容易上手。所以,我学习的重点是卡方检验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价值、计算方式、结果的解释和表述。

首先是t检验这一部分。由于参数检验的基础不牢固,这部分也是最初开始接触应用统计的东西,学起来很多东西拿不准,比如说原假设默认的是什么。结果出来后依然分不清楚是接受原假设还是拒绝原假设。

不过现在弄懂了。这部分很有用的是t检验。t检验应用于当样本数较小时,且样本取自正态总体同时做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两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时,已知一个总体均数u,可得到一个样本均数及该样本标准差,样本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总体。

t检验分为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其中,单样本t检验是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的t检验,用于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

均数μ与已知的总体均数uo有无差别;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即比较两个样本的均值是否相同,要求两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配对样本t检验中,要正确理解“配对”的含义,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有联系的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跟独立检验的区别就是样本是否是配对样本。这几个方法用软件操作起来都是相对简单的,关键是分清楚什么时候用这个什么时候用那个。

然后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就是将索要处理的观测值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变异的不同**把观测值总变异的平方和以及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获得不同变异**的均值与误差均方,通过比较不同变异**的均方与误差均方,判断各样本所属总体方差是否相等。方差分析主要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

这一部分在学习的过程**现一些问题,就是用spss来操作的时候分不清观测变量和控制变量,如果反了的话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其次,对bonferroni、tukey、scheffe等方法的使用目的不清楚,现在基本掌握了多

重比较方法选择:一般如果存在明确的对照组,要进行的是验证性研究,即计划好的某两个或几个组间(和对照组)的比较。宜用bonferroni(lsd)法;若需要进行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且各组个案数相等,适宜用tukey法;其他情况宜用scheffe法。

最后,对方差齐性检验、多重比较检验、趋势检验理解不够透彻,在方差检验中,posthoc键有lsd的选项:当方差分析f检验否定了原假设,即认为至少有两个总体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须进一步确定是哪两个或哪几个均值显著地不同,则需要进行多重比较来检验。lsd即是一种多因变量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水平下均值之间进行的两两比较检验。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相关分析研究现象之间是否相关、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一般不区别自变量或因变量。主要有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距离相关几个方法。

双变量相关分析是相关分析中最常使用的分析过程,主要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条件,选用pearson积差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和kendall的tau-b等级相关。当数据文件包括多个变量时,直接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此时就需要用到偏相关分析,从中剔除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距离相关分析是对观测变量之间差异度或相似程度进行的测量,其中距离需要弄清楚,距离分析是对观测量之间相似或不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是计算一对观测量之间的广义距离。

这些相似性或距离测度可以用于其他分析过程,例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或多维定标分析,有助于分析复杂的数据集。

接着是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现象之间是否相关、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一般不区别自变量或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则要分析现象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确定其因果关系,并用数学模型来表现其具体关系。

比如说,从相关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变量密切相关,但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是哪个变量受哪个变量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相关、相关方向与强度,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观察特定变量来**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时应首先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果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对这些变量应用回归**法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正确应用回归分析**时应注意:①用定性分析判断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②避免回归**的任意外推;③应用合适的数据资料;

接下来是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描述隐藏在一组测量到的变量中的一些更基本的,但又无法直接。

测量到的隐性变量。从显性的变量中得到因子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类是验证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不事先假定因子与测度项之间的关系,而让数据“自己说话”。而验证性因子分析假定因子与测度项的关系是部分知道的,即哪个测度项对应于哪个因子,虽然我们尚且不知道具体的系数。这一部分不能用spss来操作,要用amos,用起来也很方便。

最后一部分学习的是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它的强势在于对多变量间交互关系的定量研究。

在近三十年内,其大量应用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的领域里,并在近几年开始逐渐应用于市场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是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采用的模型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用因果模型、路径图等形式加以表述。

结构方程模型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这门课要学习完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充满曲折和挑战的,我见证了自己从一无所知到困惑迷茫再到略懂再到会用的过程。甚至学完之后有些问题还没有彻底搞清楚,自己接下来还会不断的探索的。spss是个很神奇的工具,结合amos和excel更是如虎添翼,相信学习了spss在以后的**和数据分析中很有用。

这门课给我的感觉是看起来很难,但是实际学起来就好很多,因为当我结合具体实例和软件的时候,很多抽象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但是想给老师一个建议,这门课需要很强的统计和概率论的基础,要不然就会很难听懂或者听得半懂。然后这门课的很多方法的相关资料都是用在医疗卫生、自然科学领域的,在管理中的应用的资料不怎么多。

老师希望我们上课的时候结合在管理中的应用来学习,但是资料有限,希望老师在这个方面多给学生一些引导。

篇二:spss实验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4实验项目名称: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编辑。

篇三:spss实验报告。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掌握spss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能更好地使用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学习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其在spss中的实现,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及。

计算﹑频率分析﹑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交叉表分析等。3.复习权重等前章的知识。二﹑实验内容题目一。

打开数据文件“完成以下统计分析:

(1)计算各科成绩的描述统计量:平均成绩、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极差、最大值和最小值;

(2)使用“recode”命令生成一个新变量“成绩段”,其值为各科成绩的分段:90~100为1,80~89为2,70~79为3,60~69为4,60分以下为5,其值标签设为:1-优,2-良,3-中,4-及格,5-不及格。

分段以后进行频数分析,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最后生成条形图和饼图。1.解决问题的原理。

因为问题涉及各科成绩,用描述性分析,第二问要先进行数据分段,其后利用频数分析描述统计量并可以生成条形图等。2.实验步骤针对第一问。

第1步打开数据菜单选择:“文件→打开→数据”,将“导入。第2步文件拆分菜单选择:

“数据→拆分文件”,打开“分割文件”对话框,点击比较组按钮,将“科目”加入到“分组方式”列表框中,并确定。

第3步描述分析设置:

(1)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打开“描述性”对话框,将“成绩””加入到“变量”列表框中。

打开“选项”对话框,选中如下图中的各项。

点击“继续”按钮。

(4)回到“描述性”对话框,点击确定。针对第二问。

第1步频率分析设置:

(1)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2)打开“频率(f)”对话框,点击“合计”。再点击“继续”按钮。

(3)打开“图表”对话框,选中“条形”

复选框,点击“继续”按钮。

(4)回到“频率(f)”对话框,点击确定。(5)重复步骤(1)(2)把步骤(3)改成打开“图表”对话框,选中“饼图”复选框,点击“继续”按钮。

再回到“频率(f)”对话框,点击确定。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统计量。成绩语文。

n有效缺失。

均值中值众数标准差方差极小值极大值百分位数。

数学。n

有效缺失。均值中值众数标准差方差极小值极大值百分位数。

英语。n

有效缺失。均值中值。60a

sps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一 spss实验报告。spss应用 实验报告。班。级 统计0801班。学。号 1304080116姓。名 宋。磊。指导老师 胡。朝。明。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spss操作系统,掌握数据管理界面的简单的操作 2 熟悉spss结果窗口的常用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统计...

SPSS实验报告

管理统计学 实验报告。案例2.3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50强营业收入数据的统计整理。实验项目性质 综合性实验。学生姓名 陈志标。学号 201031110109 班级 10工业工程一班。完成时间 2012年4月16日。实验指导教师 张建桃。一 实验目的。1 了解spss特点 结构 操作。2 利用sp...

SPSS实验报告 3

案例4 3 结果分析 上表表明本市户口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值 21.7平方米 低于外地户口家庭 26.7平方米 但外地户口的标准差却高于本市户口。无论本市户口还是外地户口,人均住房面积的分布均呈一定的右偏分布 两个偏度统计量分别为2.18和1.43 且本市户口的偏斜程度更大些 同时,本市户口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