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语文一年级优质教学设计2共同的家

发布 2020-04-07 21:51:28 阅读 619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共、同”等10个生字,会写“云、禾”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乡的可爱,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热爱地球,热爱自己的家,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悟家乡的可爱,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我们都有家,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一说你的家是怎么样的吗?(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2.我们的家温暖、幸福,那白云、禾苗、小鸟、鱼儿有家吗?我们共同的家又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共同的家》。(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

2.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提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你是如何记忆这些字的?(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5.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

6.教师再读课文,提出问题: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家?(5个家)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多读几遍,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

2.四人一个小组,轮流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3.同桌比赛,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得准,读得美。

4.重点句段讲解。

1)出示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

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出示白云飘浮在蓝天的**,引导学生观察)

师小结:朵朵白云在蓝色的天空中飘荡,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所以把蓝天比作白云的家。

2)那么“禾苗、小鸟、鱼儿”的家分别在**?(板书:土地、树林、大海)

3)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因为人们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动物、植物也离不开地球,所以把地球比作我们共同的家。)

5.连线游戏。先连词,再用连成的一组词说话:()是()的家或()的家在();

蓝天土地树林大海地球。

禾苗白云小鱼我们小鸟。

6.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有各自不同的家。家给了我们温暖和幸福,谁能把这种温暖和幸福读出来?(指名读)

四、识记生字,巩固书写。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词组:蓝天、共同的家、白云、禾苗、大海、地球)自由读,教师领读。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生字、词语。

3.(出示带拼音生字)齐读,**车读。

4.去掉拼音,先自由读,再**车读。

5.老师随机点,学生齐读,再指名读。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6.指导书写。

云: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较长,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点不要写得过大。

禾:第一笔撇要写得短而平,竖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教学板书]

2 共同的家。

共同的家蓝天—白云的家。

土地—禾苗的家。

树林—小鸟的家。

大海—鱼儿的家。

地球—我们的家热爱、保护。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儿歌,句式相同,上课时我主要在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体会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是()”的格式说句子。先说清要求,再让学生练写,有不少学生说得很好。比如草原是牛羊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等等,贴近儿童生活,真实有趣。

2019小学语文一年级优质教学设计6小小的船

6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会写 儿 小 只 两 4个生字,学习笔画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蓝天 弯月的美,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船的愉快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自主识字 学文。2.感受...

2019小学语文一年级优质教学设计12anenin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yuan及其四声。2.能正确认读声母和an en in组成的音节,会读音节词。3.认识4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看情境图说话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an en in的发...

2019小学语文一年级优质教学设计7风

7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 也 见 风 在 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会触摸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指导识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