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学案例

发布 2019-06-03 06:06:40 阅读 6874

?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案例。

好朋友握握手》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欲望。然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们为丁点小事的争吵、为玩玩具而争抢甚或相互间的打斗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

于是,《好朋友握握手》这个活动应运而生。我试图通过多**课件的展示、游戏“猜朋友”等环节设计,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活动过程: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我组织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 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 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

友》**各一。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在熟悉的**背景下,幼儿与老师轻松游戏,消除了幼儿交往的胆怯心理,胆子大的幼儿带动胆子小的幼儿,有些比较内向的幼儿如黄佳玲、旭、刘曜都被热闹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了与朋友游戏的快乐。)

2.**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儿通过看自己感兴趣的课件,边看边思考,在参与小猴子找朋友的过程,明白了要想交到朋友,首先要有礼貌、会分享、懂谦让、守规则。通过幼儿间的讨论,让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的找朋友过程,从而使幼儿们获得更多的交友经验。)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

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6.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组织本次活动后,班上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了许多,为丁点小事争吵、打斗的现象少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时不会争抢了,学会了合作拼搭;想进人多的区角玩时要学会等待,遵守区角规则;有好东西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借东西时,会用礼貌语言,如果没有得到允许,还会寻求老师的帮忙;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能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解决,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每个幼儿都很珍惜现在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

精品文档。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三篇。标签 说明 幼儿园活动教案一 均衡饮食最健康 活动目标 1 理解事物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均衡饮食身体好。2 初步尝试自己搭配营养均衡的自助餐。3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4 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活动准备...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案例 爱的印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部门。时间。活动目标 1 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妈妈之间的关系。2 知道妈妈照顾自己长大过程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妈妈的情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过程 一 思维拓展,引出话题。1 小朋友爱不爱自己,做一个动作表示怎样爱自己。2 哎自己就要对自己...

大班社会活动走进小学

大班社会活动 走进小学。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学的愿望。2.能大胆访问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并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活动准备。1.先与拟参观的小学联系,请小学做好相应准备。2.教师教学资源 走进小学 对小学有初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