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及土层描述

发布 2019-08-24 21:54:40 阅读 5467

.1一般规定。

h.1.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

h.1.3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

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

3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h.2野外描述。

h.2.1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

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h.2.2

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薄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粉砂互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有规律地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小于20厘米的一般可不单独分层,在描述中指明即可,但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对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呈不连续状、细粒、巨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当碎石土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ⅰ类混合土;当细粒土中砾粒、卵石粒、漂石粒含量超过25%时定为ⅱ类混合土;当含量不超过25%时,按h.2.

3定名。

h.2.3充填物及包含物的描述,经常用“含”、“混”、“夹”字样,其含意是:

含”——系指土中含有的包含物,如含铁锰结核、碎砖块等;

混”——系指某类土中均匀地混有另一类土;

夹”——系指某一类土不均匀地夹有另一类土,如粘土夹碎石。

h.2.4为了消除对同一土层认识上的人为差异,在描述工作正式开展前,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示范性描述,以统一描述标准。工程负责人应在现场随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h.2.5岩、土的结构、构造、成因类型及地质时代等难以确定时,应将直观特征详细描述,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区域资料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

h.2.6野外记录应使用标准的专业术语,术语标准参照《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执行,记录要准确、详细、客观。

h.3岩石。

h.3.1岩体是指包括各种结构面(如节理裂隙等)的原位岩石。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特征和性质时,应定名为特殊性岩石,一般可分为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渍化岩石等。

h.3.2岩石应描述的内容及顺序是:

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矿物成分、胶结物、坚固性、风化及完整程度,产状要素及岩脉特性等,对特殊性岩石尚应描述其遇酸反应及遇水反应情况等。

h.3.3描述岩石名称时,应按岩石学定名,指出岩石的具体名称,如闪长岩、花岗岩等。如遇有两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应以次要矿物在前,主要矿物在后定名,如云母石英片岩等。

h.3.4岩石的颜色,应分别描述其新鲜面及风化面、天然状态颜色及风干后的颜色。

h.3.5描述岩石成分时,可只描述主要矿物成分。

h.3.6应描述岩石的胶结物与沉积岩的胶结类型及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

h.3.7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a附表a.0.3的规定执行。

h.3.8对岩石的完整程度,应描述岩体节理裂隙的性质、张闭情况、充填及联通性等,必要时应量测裂隙的产状,并统计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数量。

应详细记录各种不连续软弱结构面的类型、间距、延展性、张开度、粗糙度、充填及胶结情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等,必要时,应做节理裂隙玫瑰花图等。

h.3.9描述岩石的产状要素,应记录岩层、断裂、节理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岩层走向n60w、倾向ne30°、倾角45°,则可表示为ne30°∠45°。

h.3.10

描述岩脉特征,应着重描述其名称、坚固性、风化程度和穿插、分布形状、宽度、完整性及与围岩的接触、胶结等特征。

h.3.11

描述岩溶特征,应着重描述岩溶发育程度、岩溶形态、规模、空间分布、溶洞顶板厚度及破碎程度、溶洞充填情况等。

h.3.12

对岩溶发育的覆盖型岩溶地段应采用工业ct、地质雷达、浅层**等综合工程物探方法确定其地下发育形态。

h.4碎石土。

h.4.1碎石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h.4.2碎石土的定名可根据目测或量测颗粒直径,估计重量百分比,按颗粒级配及形状确定。

其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2执行。

h.4.3碎石土应描述的项目及描述顺序是:名称、主要成分、磨圆度、球度、一般粒径、最大粒径、坚固性、充填物的名称和性质及其含量的重量百分数、胶结性、密实度等。

h.4.4碎石土的名称应按h.

4.2条确定。当颗粒分选有渐变情况时,应在记录中以箭头表示碎石土间的相互关系。

如卵石渐变为圆砾或角砾渐变为碎石,表示为卵石→圆砾或角砾→碎石。

h.4.5对碎石土的成分,应描述碎块的岩石名称。当不易鉴别时,可描述为是由结晶岩碎块组成还是由沉积岩碎块组成。

h.4.6碎块的坚固性应分为坚固的(锤击不易碎)、较坚固的(锤击易碎)、不坚固的(原生矿物大部分已风化,多为次生矿物,手能掰开)。

h.4.7当碎石土的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粒组及密实度;当充填物为粘性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均应按充填物的重量估计其百分比。

如无充填物时,则应描述颗粒排列、孔隙的大小及颗粒的接触关系等。

h.4.8对碎石土的胶结性,应描述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名称及胶结程度。

碎石土的胶结程度可按坚固性分为**:轻微胶结、中等胶结、强胶结。划分标准可按第h.5.8条的规定确定。

h.4.9碎石土密实度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h.5砂土。

h.5.1砂土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h.5.2砂土的描述内容及描述顺序是:名称、颜色、成分、结构、层理特征、颗粒级配、包含物成分及其含量的重量百分比、胶结性、密实度、湿度等。

h.5.3砂土的分类定名应按颗粒级配或野外鉴别的方法确定。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3执行。

h.5.4砂土的成分,应描述其主要矿物名称,如石英质的或石英—长石质的等。

h.5.5对砂土的结构,主要应描述其均匀度和磨圆度。均匀度可分为均粒的和混粒的;磨圆度可分为圆形、亚圆形、亚角形和棱角形。

h.5.6对砂土的构造,应描述其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不同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层状构造可分为水平状构造、波状构造、斜层状构造和交错状构造等。

h.5.7砂土中混粘性土和碎石土时,应描述其分布的均匀性和含量的重量百分比(或以多、少表示)。砂土中有机质超过3%时,应标明“含有机质”字样。

h.5.8对砂土的胶结性,应描述其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和胶结程度。

按胶结程度可分为轻微胶结(呈块状,用手可捏碎,干后捏成粉状);中等胶结(呈块状,用手难以捏碎,干后锤击可碎成带棱角的碎块、碎屑);强胶结(原状砂样似成块状岩石,且一般只能用锤击砸碎,碎块呈棱角状)。

h.5.9砂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h.5.10

砂土的湿度可按饱和度sr(%)分为稍湿,很湿,饱和。

h.6粉土。

h.6.1粉土指粒径大于0.

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可分为粘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10%)和砂质粉土(粒径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全重的10%)。

粉土的性质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

h.6.2粉土应描述的项目及描述顺序是:名称、颜色、颗粒级配、结构、构造、包含物、状态或密实度及湿度等。

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表

年代地层成因编号q ml名称素填土粉质黏土夹粉土粉质黏土夹粉土。q4al pl 粉质黏土夹粉土。q2al pl 中粗砂夹卵砾石。土层性质层面厚度。埋深范围野外特征湿。颜色状态。m m 度。0.4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粉土 粉 褐灰不均湿砂及植物根茎,堆积年限小于10 1.0年。土质较均匀,切面欠光滑,...

野外描述 三大岩类

野外记录本的使用及记录格式及三大岩类岩性的描述。野外记录本是地质工作者记录野外地质现象 数据,描述观测情况的技术资料专用本 要保管好,要注意安全保密,不能丢失。另外,野外记录本不是杂记本,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撕页,使用完后上交保管室作技术资料保存。一 记录格式。野外记录本由横格纸和方格纸两部分...

野外考察报告

地理教师培训基地野外考察报告。时间 2005.7.24 2005.7.28 考察地点 江苏省中北部地区 长江三角洲北翼 参加人员 陈胜庆 李功爱 陈大旺 杨志荣 费燕杰 张慧娟 顾四新 马莉 王保卫 董训跃 罗芸英 杨丽萍。一 考察目的 为了提升浦东新区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地理教育观念较新 ...

地理野外考察与设计

从区域地理学科的性质及区域地理环境的结构 特性出发,结合乡土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综合地理区域进行了包括自然 经济 人文要素在内的考察内容设计,并以景观类型的多样性 典型性 代表性与考察地区的方便性为原则,以点线结合的方式选择了考察地区与路线,提出区域地理野外考察应采取路线观察与定点...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共页。1 矿区名称2 点号m 3 位置 4 观察点性质 5 路线地质 6 地质描述 7 接触关系及产状 8 矿化现象 9 标本及照相登记 10 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记录人日期 年月日。槽 井 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 矿区 名称工程号第页 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

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姓名 罗文专业 04级地理科学学号 0408110023 实习目的 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 土壤和植被的概况。通过调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掌握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理性认识。实习时间 2006年8月18日至2002年8月23日 实习地点 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 庐山的...

素质拓展之野外生存策划

09级定向越野班。野外生存。策。划 书。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野外生存。一 活动背景。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我们是否应该走出校门与大自然接触呢?野外生存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成员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

医务科科长岗位职责及职能描述

医保科科长。1 岗位名称 医保科科长。2 直接上级 业务副院长。3 分管部门 医保科。4 职能概述 医保科在医院经营活动中,对内是医疗组织机构 医疗技术资源 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能部门 对外是医院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医疗机构联系 沟通,并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的窗口单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