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心得

发布 2022-02-07 14:20:28 阅读 9892

我叫xxx,来自一铝铝加工铸轧二班,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交流班组管理的经验,并借此机会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来把我们的班组工作搞好。班组工作只有班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干好,因此如何调动班组员工的积极性,才是工作的重点。

1、 立即认可

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但认可的时效性最为关键。

如果用得太多,价值将会减少,如果只在某些特殊场合和少有的成就时使用,价值就会增加。采用的方法可以诸如拍拍其肩膀、一句赞许的话:好,真的不错;或是一个赞许的眼神等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案例1、记得刚当班长不久,配料工出色的完成了低温配料和倒炉工作,保证了铸轧的连续性生产,当他兴奋的向我汇报后,我不仅没有表扬,反而批评他现场弄的太乱,让他抓紧整改,他当时垂头丧气的回答:“那我今后注意。”然后失望的回去整理现场了。

之后他的工作积极性一落千丈,配料工作好几次影响到轧机的正常生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员工想寻求班长赞许时,不仅没有得到表扬,反而因一些小事受到了批评,结果积极干工作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并导致了以后的工作影响到生产,其实员工需要的仅仅是渴望认可的心理得到满足,激励员工对我们来说不是难事,那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对员工进行话语的认可,或通过表情的传递都可以满足员工的被重视、被认可的需求,从而收到激励的效果呢?

2、 真诚赞美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

你看,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相许。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

其实在我们生产过程中,每时每刻有机会都可以对员工进行称赞,并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只需要走到员工身边时告诉他:轧机卫生保持的很好,前箱液面控制的不错,你今天精神不错等等,抓住任何一个赞扬员工的机会都能带来积极影响。

案例2、有一次,2#轧机正常生产中突然漏铝停机,当我到现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原来控流工塞杆忘换了,塞头腐蚀后,控流不好,导致液面过高,软耳带出,漏铝停机,停机后春涛迅速堵死炉眼,并很快清净了溜槽,过滤箱,及前里的残铝,平时这些工作要两个人,两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清好,我当时就夸他干的快且干净,而没有批评他,并且在班后会上还大大的表样了他,从那以后,2#轧机停机换规格时,他所在的岗位总是干的最快,最好的,并且正常生产中再也没有因为忘换塞杆而导致漏铝的事件发生。

3、 对骨干要信任并且要充分授权。

授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授权可以让下属感到自己担当大任,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感到自己受到了上司的偏爱和重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授权的下属自然会激发起潜在的能力。

一旦给员工派了工作,就要相信他,授于其权利,这样不仅能营造一个彼此信任,真诚交往的氛围,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班组的整体实力。

案例3、以前我在班组工作中事必躬亲,上班期间我和工人一样又忙又累,但工作成绩一般,并且多受员工埋怨,更严重的是我不能正常休班,既是休班员工也要打**到家里,询问如何解决问题,后经领导点拨后,我改变了工作方法,由亲自工作,改为授权给骨干员工去做,刚开始对过程也多少关注一下,到现在的只要结果,不管过程,骨干员工也能轻松搞定,我就有的大量的时间来做班组的管理工作了,经过半年后班组的整体实力优势明显,并为其他班组输送了多名骨干员工。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树立榜样,可以促进班组的每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虽然这个办法有些陈旧,但实用性很强。一个坏员工可以让大家学坏,一位优秀的榜样也可以改善群体的工作风气。

首先班组长必须在技术上是权威,并且在劳动纪律,工作作风等各个方面都能让班组成员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关键是对普通岗位员工优点的发掘和宣传,树立榜样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墙上设立日榜,周榜,月榜,也可设成单项榜或综合榜等,并定期开展优秀职工报告会对优秀员工,优秀事迹进行宣传肯定,并在职位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奖励等。这些都能调动其他员工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4、主操王亮,技术过硬,并且极负责任,有时刚立成板时,轧板不正常,他能不吃饭,不离岗半刻钟,用心调整,精心维护,直到正常为止,不仅如此,还善于和员工沟通,大家都喜欢他,而班组的所有荣誉及奖励都有冯涛的,因此,我就发起了向冯涛学习的号召,对于工作不用心,不学习技术的员工就拿王亮的事例和他比较,比技术,比收入,比工作积极性,比未来前途,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能主动前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好的更好,而以前差的进步也非常明显。

班组管理不仅如此,还要注意一些管理学法则的科**用,这些都能对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小渔村的渔民靠到深海捕捉沙丁鱼(一种比较懒的鱼)为生。但由于捕鱼点距离陆地比较远,渔民捕的鱼运回渔村时,往往死掉大半,很难卖出好价钱。

只有一个渔翁,他运回陆地的鱼,都是活的,总能卖出好价钱,但是他从来不让人看他的鱼舱。直到他死后,好奇的村民才发现,原来他的鱼舱里总是放着一条鲶鱼。

由于鲶鱼是以捕食沙丁鱼为生,所以鲶鱼在鱼舱里会不停地追逐沙丁鱼,结果一些老弱的沙丁鱼被吃掉,但其他的沙丁鱼由于总在不停游动,所以都活着到岸。而其他渔船所捕的沙丁鱼静止不动,结果一大半都会死掉。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班组是如此,一个员工也是如此,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案例5、由此我想到了在班组管理中也引入“鯰鱼”,在班上设立现场督查员,这个岗位由附属岗位的员工轮流做,上班期间专门查各种违章违纪现象,并制定了督查员管理制度,对于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督查员,不仅扣分,还要惩罚,这有我来亲自落实,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班组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报车间处理,此方法受到领导的表彰,并把此方法引入车间管理,现在,车间每天都有一个专职督查员,来督查现场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督查员有每天上前夜的班组派一个人来加班督查,现在现场及员工的操作明显比以前要规范的多。

2、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在我们班组管理中特别是现场管理,重要的是要预防各种“破窗”出现,现场那个地方存在杂物,很快就会有人扔其他的垃圾,杂物到这个地方,很快就变成了垃圾堆,因此,现场的定制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工具用完要定制放置,合金剂要归类管理,让现场的所有物料,工具都有明确而且方便的放置点,只要出现有“破窗”现像就要及时发现,及时消除,这就对我们班长提出了另外一个管理方法---走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方法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班组长要经常到各个岗位巡视检查,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员工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增加班组的凝聚力。

3、“刺猬”理论:

刺猬”理论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

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

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度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理论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班组管理实践中,就是班组长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

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

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

4、木桶定律: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所以在班组管理中,成为优秀的班组不能单靠在某一方面的优秀和突出之处, 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看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一勺污水到进一桶酒里得到一桶污水,一勺酒到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劣势决定优势,所以班组的技术超群,但不够团结,就要在凝聚力上下功夫;班组的气氛活跃,但文化素养不高,就要多进行素质教育;班组的纪律好,创新能力强,但执行力不足,就要刻意去补强员工的执行力等等,凡此种种,各个班组的实际情况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来完善我们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组。

班组管理心得

班组长在管理时往往会有些烦恼。有时很委屈。不妨大家看看下面的方法,合适就用,不合适自己再研究套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相互讨论心得大家不要喷。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六个三 即 三勤 三细 三到位 三不少 三必谈 三提高 三勤 勤动脑 勤汇报 勤沟通。...

班组管理心得

班组年度管理心得。我班自成立以来,已有4年多。在今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班组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几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亦取得了许多荣誉。经过几年的磨合锻炼,我班组已逐渐成为了一个氛围融洽 积极向上 善打硬仗的检修团队,顺利完成了公司 车间下达的各项任务。为了能够保持 发扬本班组的既有优...

班组管理心得

班组管理培训心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1年11月开始我参加了景区的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在跨度为4个月的时间里,紧凑的课程,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演讲,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每一位学员。经过培训使我对基层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了更深刻地理解。管理基本定义是通过他人来完成任务。管理是设计并维持一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