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 1

发布 2022-04-02 19:20:28 阅读 8127

《预防医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方案。

一、课程概况。

预防医学课程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提高护理人员的培养质量的重要课程。它立足基层服务,贯彻预防理念,使学生具备辨证思维能力,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社会预防的观念,获得**预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医用统计学手段,开展社区疾病防治和人群保健工作。

二、形成性考核改革的目的。

为了更好适应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动手能力的护理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此外本门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取网上随机考试,由于网上考试受到题型、题量的限制,考试内容只能局限于对基本概念、公式及基本理论的考核,知识点得不到全方位的考核。而本次改革正是为了弥补网上终结性考核的不足,避免考试只考理论,而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三、改革的基本思路。

1.在改革过程中坚持过程化考试改革的思路,深入探索适合网络环境下现代远程教育、在职**学习的考核模式。基本思路是以面授辅导为主,随堂实习和案例分析为辅,引导学生利用好业余学习时间。

主要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预防医学典型实验、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处理及分析卫生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2.教学内容体现联系临床、联系实践,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本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形成性考核目标、形式、题量、难易程度以及相互补充等问题。

3.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进一步落实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探索考试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尤其是教学模式及其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以考核过程代**试环节的可行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保障并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实习考核,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医学统计软件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能在临床工作中贯彻“**预防”基本原则,能运用预防医学方法解决常见疾病**诊断和预防控制,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临床**应有的作用。

4.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工作特殊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常规的形成性考核从作业的布置到提交并经辅导教师点评往往需要四周的时间,使得作业讲评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失去其应有的反馈作用,本次改革将以实习的形式进行,避免了学生在电脑上书写公式的不便,同时由于终结性考核的题型单一,而这样的改革又能使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合理。

四、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各章节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能力。

五、适用对象。

护理学(专科)专业所有学员。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采取随堂考形式进行,时间为180分钟,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充分发挥电大系统教师群体的优势,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考核内容。

形成性考核一

任务:(每学期在以下案例中任选一个,10分;参照教材第一篇内容)

1、公害病案例。

掌握:水俣病、痛痛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熟悉:水俣病、痛痛病临床表现;熟悉十大公害事件。

2、食物中毒案例。

掌握:几种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熟悉:几种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

3、职业中毒案例。

掌握: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以及预防措施;

4、地方病案例。

掌握:地方病的致**素、分布以及主要的临床表现;

熟悉:地方病的防治。

目的:本篇内容的实习采用案例讨论式,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有机结合,便于知识高度融汇贯通,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分析透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不准确、遗漏要点或过于罗嗦要扣分。

形成性考核二

任务:(每学期在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10分;参照教材第二篇内容)

1、计量资料统计描述指标的应用。

掌握:计量资料统计指标的计算以及适用条件。

熟悉: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牢记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2、计量资料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掌握:假设检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类型;掌握t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

熟悉:标准差与标准误在应用上的不同。

3、统计图表。

掌握: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原则,并能正确的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正确的统计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医学科学研究中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的基本统计方法与技术(spss软件),为阅读医学专业书刊及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好较扎实的统计学基础。

要求:假设检验的步骤全,写出正确的计算公式,得出统计学结论。

形成性考核三

任务:(每学期在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10分;参照教材第二篇内容)

1、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掌握:医学上常用的几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应用范围;运用率的标准化法可消除两组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以利于客观分析。

2、卡方检验。

掌握:率的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的估计方法;χ2检验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和用途。

目的要求同上)

形成性考核四。

任务(每学期在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10分;参照教材第三篇内容)

1、疾病统计分析指标。

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2、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如:乙型肝炎、肺结核病等)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3、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

掌握: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目的: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预防为主的观点,提高学生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理、健康促进、**研究和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正确计算指标,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应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策略与措施。

八、考试时间。

形成性考核时间由授课教师安排在系统讲完本课程之后的一周。授课教师安排好时间联系课程责任教师实时监督。

九、成绩评定:

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由西安电大责任教师监督,按照学生实习手册的完成情况及网上学习情况,最终确定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考核完成后,课程责任教师将实习作业册全部收回。

成绩评定标准:

优: 独立完成作业;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计算步骤全,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计算步骤全;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及格: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数据基本可靠,计算步骤全,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成本会计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

一 考核内容。1 形成性考核手册 作业 本课程作业共分四次 第一次涉及到教材第一章 第五章内容。第二次涉及到教材第六章 第九章内容 第三次涉及到教材第十章 第十二章内容。第四次涉及到教材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内容。2 学习过程。a 本课程本学期辅导课安排共四次 第一次 9月17日。第二次 10月22日。...

《项目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5 根据利益相关方的不同,项目管理的类型有 a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b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c 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d 合作方的项目管理。6 项目是一次性的任务,有始点和终点,因此任何项目都会经历以下各个阶段 a 概念阶段 b 设计阶段 c 实施阶段 d 结束阶段。7 项目管理过程一般由 基本工作过程完成...

开放英语 1 形成性考核册

同问。units 1 6 quarter past seven.8 o clock in the morning to 3 o clock in the afternoon.in insurance.is a good idea.don t you 41.明天下午去踢球怎么样啊?42.我正在找一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