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社会心理学笔记

发布 2022-06-12 22:10:28 阅读 6224

第一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 3、其他。

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

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

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

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

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1、社会化的内容。

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

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

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

2.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第二节社会化因素。

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1.关于文化。

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东西。

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

(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行为。

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

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

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

三、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1.教师威信的作用-

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2.教师期待的作用。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

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

如生死、恋爱、性。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

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

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第三节社会化过程的分析。

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

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四节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

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2.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

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

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

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二章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

3.自我意识的内涵。

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

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社会心理学复习

4.不需要社会现实性的问题,表现出更少的从众。5.指导语的影响。二 实验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克拉奇菲尔德技术 被试面对控制板上四个灯 谢里夫的规范自主运动实验 判断光点移动 三 从众的理论 原因。1.个性理论 具有较少的自我力量,较少忍耐自己冲动的能力,不愿意接受责任和委托,较少自省,较少创造性。...

社会心理学复习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 另类 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积极性偏差和晕轮效应,...

社会心理学作业

社会心理学 作业一。一 单选题 共10道试题,共20分。1.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a.低球技术b.留面子效应c.登门槛效应d.螺旋效应。满分 2分。2.费斯廷杰提出了 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c.控制源理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