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重点整理

发布 2022-10-19 04:01:28 阅读 2990

1.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陶冶教育德育方法。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

3. 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4.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5.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军事体操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6.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清末。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7. 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8. 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9. 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1922,是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

10.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1. 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2. 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3. 西欧在封建社会时期,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4. 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问题的文献是《学记》。

15.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作者是昆体良。

16. 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大教学论》。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

17. 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法国卢梭主要体现了个人本位论思想。

18.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意志,情绪情感。

1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20.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22.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23. 新课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4. 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体。

25.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

26.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7.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28.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29.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0.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32.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33.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34.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35.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36. 雅典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37.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8. 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39. 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40.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和教材。

41.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人格的核心是性格。

42.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2023年发表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14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是世界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主义教育原理的首次尝试。

43. 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于70年代提出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44. 在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中,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有着很大的影响。

45. 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通过教学实验完整地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构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

46.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47. 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教学与发展理论。

48.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9.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0.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51.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52. 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平等管理和目标管理。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底。德育原则是有效的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53. 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2023年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2023年癸卯学制。

54. 年龄智商的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55.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赞科夫提出的。

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一 名词解释。学习 指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改变行为的历程,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广义的学习指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合理持久的变化。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把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学习基本理论 具体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教学系统包括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环境。活动过程包括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与反思过程。1 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 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的效率 给予一个好的刺激 负强化 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 不愉快刺...

心理学重点整理

心理学重点。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 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表情 动作 言语 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条件反射 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心理发展 广义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