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册教学计划

发布 2023-06-29 16:39:28 阅读 8464

一、本册教材结构体系分析。

由于《科学》是一门新设置的综合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它的内容大部分是不熟悉的,熟悉的仅仅是一部分内容,而且呈现的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很有必要对教科书整体结构体系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内容有所衔接。 除了对《科学》教科书需要了解它的整体结构之外,还需要了解与它相对应的《历史与社会》(或分科的历史、地理)以及《思想品德》教科书的内容。

一般的划分是将自然环境有关内容划入《科学》,将社会环境有关的内容划人《历史与社会》(或分科的历史、地理)以及《思想品德》,当然这样的划分完全是人为的,有时也很难截然分开,例如《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时也会涉及人与社会的内容。作为教师应关注一下《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内容,以免简单重复。教科书编写时一般均会有所侧重,如环境保护问题,《科学》教科书学习环境与人和其他生物的相互影响,而《历史与社会》(或分科的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社会公德。

又如青春期教育(含性教育),《科学》教科书中介绍器官构造、生殖原理和卫生习惯,至于性道德、怎样正确对待异性的教学内容,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学习。

《科学》教科书的起点是小学《科学》内容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科学》教科书的逻辑体系是:自然界由不同层次的物质所组成,这些物质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物质的组成、运动和变化的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就是认识自然的最有效途径。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通过对科学史、技术设计与发展、当代社会重大课题的学习,了解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三册教科书共4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第三册教科书与第二册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范畴。

在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中最明显和最重要的物质相互作用就是水和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第二册“对环境的察觉”和“代代相传的生命”这三章是介绍生命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第4章“电路探秘”是学习电流运动和变化的初步知识。

从总体结构看,第一册学习有层次的物质系统,第。

二、三两册学习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第一册教科书是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从宏观到微观作定性描述、构建一个自然界的整体图像,二、三册教科书则是从自然界物质运动和变化、相互作用现象中寻求它们的规律。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生活中的水”这一章是最能体现综合教科书优势的章节之一。

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在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如根的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动物新陈代谢与水的关系;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学生要**、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涉及水的问题几乎都是综合性的,很难归到哪一门学科中去。如水的净化,就涉及物理的、

化学的内容,也可用生物学方法,还涉及水源的保护、降水、水的流动等等。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地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这一章内容与第四册第2章“植物与土壤”有关:植物根的吸水、叶的蒸发、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第四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中光合作用必须有水参加反应。第。

四、五册中有关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均在水溶液中进行。第五册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必须有水参加。第六册生物与环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都涉及水的作用。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和水一样,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冷、暖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这一章内容与。

四、六册“空气与生命”、“生物与环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密切相关。

在第三册第1章和第2章内,学习了水和大气的压力与压强以及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通过实验观察了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些实例说明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的关系。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

这一章与第二册“对环境的察觉”关系比较密切,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的感觉的产生,不只是外界因素刺激感觉器官产生的结果,一般均要通过神经系统作用,尤其是脑部中枢的作用才能产生感觉和作出反应。人的体温调节就是生命活动调节的典型例子。学习这一章也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

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作常识性介绍。这一章内容还将与第四册“植物与土壤”,第五册“代谢与平衡”,第六册“生物与环境”、“人的健康与环境”等章内容相关。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怎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电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电流的运动实质上是电子的流动,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现代社会几乎处处与电有关。这一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

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这一章与第四册第。

4章“电与磁”紧密相关。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电磁铁。导线在磁场内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电能与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相互转化,在第五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还将学习它们的关系及计算电功率。

第三册教科书共有8个**:“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吸尘器是怎样工作的”,“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精神因素对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节日小彩灯的连接方法”。这一册教科书通过**要学习推理方法,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简单变量控制,实验设计等。

第三册教科书中共有6个学生分组实验和1个制作,另有6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供师生选用。应该说以学生为主,动手又动脑,重视**是本册教科书的特点,也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课程的理念。

二、教学设想。

《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它是以自然界为整体,遵循统一的自然规律和原理来整合教学内容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局部的、具体的内容整合起来,提升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

《科学》十分重视**和主动学习。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实践、**和思考,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教科书中每章都安排了**内容,还有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以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的能力。

对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师可着重指导**的方法和程序,至于结论,可以是开放式的,有多种不同结论,甚至可以暂时不得出结论。这和过去经典的验证某一原理的实验不同,不要把重点放在学科术语正确完美的结论上去。

《科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基础性经典内容,又有大量的新知识和拓展性内容。对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可参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如知道、了解、说明、概述、解释、理解、学会等)来把握教学深度。有些教学内容是结构性的基础内容,今后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学生必须学会,如书写化学式、欧姆定律等。

还有很多教学内容仅仅要求知道和了解,经过学习,学生只需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作业展示等形式。这些形式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是很少用到的。怎样组织好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能力,这需要任课教师在了解班级原有的组织以及班干部情况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这些活动组织好。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或校园网查找资料,在网上相互交流。在学生**和研究性学习中应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收集资料。

《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收集和运用多**课件,通过演示使一些原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学》课程教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各章节的教学建议,请参阅各论有关内容。

三、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评价有专门介绍,也比较详细。需要补充的是怎样确定评价标准。要进行评价,首先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如要测量长度,先要有尺;要测量质量,先要有天平或秤。

把握测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测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应该是《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而教学要求是有层次性的,它用“知道”、“了解”、“理解”、“学会”等表述不同能力层次的词来描述。

笔者认为“知道”是指对某一事物有过接触,留下粗略的印象,不需要懂得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比“知道”要求略高一些,要对接触过的事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初步懂得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理解”则又高了一个层次,要求懂得事物的原理及因果关系;“学会”一般指技能方面的;“应用”指将已学过的教学内容用于分析和判断,能解决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综上所述,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按照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教学范围,也不要提高教学要求。

其次,作为综合学科,它的特点是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能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评价方面,要防止教学要求过深过难,侧重于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再次,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应当有一些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对**的评价,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往的评价侧重于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或者说比较重视已知的科学结论。而《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更应重视科学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的评价。

美术第2册教学计划

年级教科书名出版处。一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周课时册次版次。一年级下册2012年第1版。单元进度授课计划。课。课题。序。1 雪 2 图画与文。字 3 雕泥板 我的地图 5 水墨游。戏 6 美丽的盘。子 7 春天的色。彩 8 拉根线条9去散步 练笔成图 10 转转儿 11 校...

2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总体上有这样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是由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如 长呀长 虽没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但却促使学生去探索记录的方法,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实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2.虽然只是第二册教材却已经涉足了很多形式,特别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小让学生知道,美术不只...

3A教学计划

4 语篇教学。语篇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交际法 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等模式展开。1 要注意语篇教学中 多元智能 的培养。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和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要把英语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