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发布 2023-07-08 17:30:28 阅读 9952

秦燕。考前,人们往往只注意知识的准备,却忽视了心理准备,其实,心理准备与知识准备是同样重要的。

一)正确评价自己。

考前,同学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询问:“准备得怎样啦?”不管你怎么回答,如果你是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方往往接着说:

“你肯定没问题,不说重点吧,至少也是一般本科。”但如果你的平时成绩不那么突出甚至排在中下,对方就可能会这样说:“啊!

考大学真不容易,加油吧!”面对这种种情境你会怎么想呢?正确的回答是:

正确评价自己,自己相信自己。

也许你是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你是不是可以稳操胜券了呢?你还应问问自己:“我平时复习中遇到的障碍都解除了吗?

我还有没有模糊的知识点?我的复习中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当你对这一系列问题仔细审查过后,你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提出了自己的弱点,于是你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你平时的成绩不那么拨尖,你气馁了吗?这时你可以问问自己:“我这几年来难道没有值得自己欣慰的进步吗?

当我整理知识结构的时候,难道个个知识点都是拦路虎吗?我难道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当你把这些问题都思考过一遍后,你相信自己还有弱点(你还有机会,可以补救的),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于是你就可以充满自信了。

总之,不管你平时成绩怎样,这时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都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积极应付,也就没社呢们可遗憾的。(二)调整考试动机。

考试动机是指为了达到自己的应试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考试动机对考试成败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考生应试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这些动力支配下产生的。那么考生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考试动机调整到最佳呢?

①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这种动机并非发自内心,因而作用十分有限,影响也不深刻。调查表明,有的中学生想考好,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欢心;有的则纯粹为了得到父母的物质奖励,有的只是为了不使父母伤心,或者迫于父母、老师和亲戚朋友“关心”的压力等。有这些外部动机支配下的考生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常表现出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或敷衍从事,或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

这些都是考试成功的障碍。内部动机是由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内部动机作用下的考生不是为了应付外部压力和期待去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依次挑战。内部动机的作用比较强大,而且不易受各种挫折的影响,持久性强。

所以,实现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是调整考试动机的首要环节,每个考生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把考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检验自身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起点。积极正确面对高考。

动机水平要适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效果最佳,而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考试之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或考试的相对难度来调节动机水平,既不能将考试目标定得太高,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也不要过分自谦、自卑、低估自己的真实水平。就高考而言,如果你觉得考试难度较大,依自己的实力是介于考上与考不上之间,这时你可适当降低你的动机水平,必要时可设置一个略低于分数线的假设目标,达到此目标。

即为自己真实能力的实现。这样你就可以从容不迫,充满自信地参加高考。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战胜高考,你不妨适当提高自己的动机水平,把考上重点作为自己的目标。

总之,只有动机水平适度,才能以最佳状态临考。(三)控制考前情绪。

情绪作为情感的表现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具有两极性:即往往表现为或肯定(积极)或否定(消极)两种对立的性质。

肯定的情绪具有增力作用,它可以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从而有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否定的情绪具有减力作用,它会减弱人的活动能力,使人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从而降低人实践活动的效率。

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良好的情绪和冷静的头脑。但是,考试却是滋生消极情绪或强烈情绪的土壤,对于高考这样的考试就更是如此。

在考试特别是大考来临之际,如果考生的情绪过于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就有可能导致考试失败。导致情绪涣散的原因很多,如缺乏考试动机或动机水平不高,心境不佳,生理低潮和疾病等。要使自己紧张起来进入兴奋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制定细致的时间表,将每月、每周、每天的任务都合理地安排。

若自己严格按时间表学习,几天后涣散情绪便会消失。到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也可增强紧迫感。看到别人都在发愤苦读,你也会身不由己地融入这种气氛中去。

与上述情况相反,如果考生在考前情绪过度紧张,则会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总之,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轻装上阵,需要考生本人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在考前往往容易对考生过度关心,这反而会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对于家长该怎么做,本书中也做了一定的讲解。

(四)制定考前复习策略。

许多考生的考前复习只是跟随老师的指导的复习进度进行,心中没有自己的战略方针。制定正确,合理的复习策略可以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①掌握复习的主动性在复习迎考过程中,老师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针对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复习,这种复习程度不一定完全适合你,也许有的内容你已滚瓜烂熟,老师却仍在反复讲解,而有的知识点却恰好是你的弱点,但老师却可能一语带过。

摆脱这种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结合老师指导的复习进程,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进程。有的问题自己比较熟悉,而且在老师的复习进程中也有安排的,就不要再利用课外时间去复习了;而有的知识点,自己还比较生疏,你就多安排一点时间提前复习,待到老师复习时,再仔细领悟,这就保证了自己的复习进程与老师安排的复习进程有机交融,互相促进了。②要以教材为本。

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总不可能脱离教材出题,这是毫无疑问的。就高考而言,考试的内容也多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高中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已成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高考经验所证明。在这方面,任何形式的复习资料都无法与之相比。

教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对高考复习极为有利,考生不必劳心费神地四处搜集复习参考资料,只要将教材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就不难考出好的成绩。当然,在老师的指导下看一些课外书,做一些课外习题,也有益于对教材的理解,但这只能作为对教材的一种补充,而不能舍本求末。③重视旧错的收集整理。

有的同学在平时作业或小考**现了错误,自以为改正后就可丢之一旁了。结果在下一次考试或升学就业的大考中故错重犯,后悔不迭,实在令人遗憾。这些平时出现的错误,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经过一次改正,大脑很难清除它们的痕迹,事过数月或更长时间后,如果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混在一起,大脑往往很难分辨。

最佳的做法是将这些错误“集中关押,登录。

在案”,待到临考时,再把这些错误“突击提审”。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它们就再难蒙混过关了。

五)做好考前物质准备。

临考试的前一天,应全面检查一下各种备用文具,如钢笔、铅笔(通常2-3支)、小刀、橡皮,绘图仪(圆规、三角板等)。此外,还可准备毛巾,防暑药品,计时用手表,并把准考证放好。如有可能,要先去察看一下考场,熟悉一下考场环境,稳定考前情绪。

考试当天,考生要穿舒适的衣服,服装的色彩和款式不要太显眼特殊,以免引起他人过多注意,招致考生紧张和分心,以身心舒展,头脑清醒为主要原则。

中学生心理辅导

公共管理学院 20105178 李康。今天马老师讲到,当一个学生努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成绩进步了。可是,当成绩进步到一定阶段后,就回停滞不前。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会大幅度提升你的知识水平,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坚持下去,夯实基础。只要基础打好了,你才会继续进步。很多人在努力后看不到明...

中学生心理辅导

我家是农村的,考上高中以后就在城里上学。刚上高一那一年,我个子不高,觉得长得也不好看。所以我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同学面前不苟言笑,在他们面前我总是很内向,不知该和他们谈什么,做什么。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我回答声音很小,而且脸涨得非常红。高一结束时我的成绩下降了。下课了,不爱和同学一起...

中学生心理辅导

听马淑琴老师讲座体会。经历过高考的我们,深深的体会到高三时期的压力,我们都曾经苦闷,困惑过。经过马老师的一番讲解,我最终了解到自己当时的问题,并知道了原来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是很幼稚和错误的。以前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那就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但是一旦目标定的过大,我们的压力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