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1.【答案】c
n,其余读líng。b.“担”读dān,其余读dàn。d.“芝”读zhī,其余读【解析】c.全部读sù。a.“磷”读lízī。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答案】d
解析】a.缈——渺;b.廖——寥;c.箫——萧。【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3.【答案】b
解析】趣味:情趣。滋味:
味道,也比喻感受。意味:含蓄的意思;情趣。
韵味:声韵所体现的意味或情趣风味。痛痛快快:
尽情。淋漓精致:比喻尽情,酣畅,一般形容写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尽情尽兴:
尽量抒发情感,不受约束,使兴趣得到充分满足。当是:应该是。
便是:就是,正是。自是:
自然是,原来是。恰是:恰好是,正好是。
遛:慢步走;随便走走。踱:
慢步行走。逛:无目的无计划地漫游。
晃:形容很快地闪过。【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答案】b
解析】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主谓搭配不当。c项第一个分句缺谓语,应该在“会”后加谓语“有”。d项不合逻辑,“社会制度”比“物质财富”更进一层,两个分句的位置应该调换,为“不仅创造了……而且带来了……”考点】辨析病句。
5.【答案】a
解析】“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错误,孔乙已这篇**中没有这一情节。【考点】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和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6.【答案】a
解析】“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联系”错误,原文是“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不仅仅指思想。【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7.【答案】c
解析】“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错误,原文是“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因果倒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8.【答案】d
解析】“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错误,原文是“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并不是因果关系。【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三、古代诗文阅读9.
【答案】
解析】就:动词,走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10.【答案】a
解析】④“唯父昶异焉”是说只有他父亲的看法与其他人不同,即他的父亲了解他。⑥“卿家痴叔死未”是晋武帝的看法,并不是王湛的家人的看法。【考点】筛选文中信息。11.【答案】a
解析】“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错误,原文是“略不过叔”“济脱时过”,即一般不去看望,但有时还是去看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12.【答案】(1)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叔)深不可测。
2)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这件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3)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首先是要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确定要翻译的这一句话的内容,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特别要注意落实句子中的主要实词、虚词和特殊的句式,如本题(1)中的“共”“微”,(2)中的“其”“具”,(3)中的“每”“辄”“之”等。【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3.【答案】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人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解析】做这道首先是要读懂整个文段。
经提到文段的主人公魏舒,这道题是对上文的补充和印证。魏舒的主要特点是“不修常人近事”,其次是“工射”,还善于“坐画筹”。理解了这段话的这些内容,断句并不难。
考点】文言断句。
14.【答案】(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解析】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并进行简要分析。其中“问什么答什么”是观点,简要分析时材料和观点必须统一,即材料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如(1)中“清正廉洁”的形象特点,就必须用具体的诗句内容来回答。
【考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5.【答案】(1)君子好逑(2)空山凝云颓不流(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休说鲈鱼堪脍(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解析】该题为八选五,应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五道题,不要按顺序做下去。要看清这句话的出处和默写的起止点,做到准确无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6.【答案】bc
解析】b项“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错误,作者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杜鹃鸟的美好,文中“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一句与前边的“传说”照应,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色彩。c项错在对文学作品功能的认识上,文学作品的功能在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不是传授科学知识,即意在于美,而不是真。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17.【答案】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3/5
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
“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前者应该和作品的主题联系起来,后者应该和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这样才是完整的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以及赏析作品内涵。
18.【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
文章以“杜鹃啼”统率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解答本题必须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的内容属于文章结构的范畴,可以先梳理作品写了些什么,然后分析这些与“杜鹃啼”有什么关系,明确“杜鹃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后组织答案。【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19.【答案】示例一: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
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
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
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
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内涵丰富:
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解析】该题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考生应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结合自己的阅历和思考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便可以得分。
值得一提的是,组织答案时应该有观点,有材料。先要言不烦地摆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述,答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语段。
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五、语言文**用。
20.【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
续辉煌!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
解析】这道语言应用题要求写一则阅读宣传标语,这则阅读宣传标语应该对某一本书的阅读有提示的作用,因此必须联系所选书的内容来写,做到简明得体,并符合题中关于字数的要求。【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导体。
21.【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该题审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二是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三是不超过30字。对偶必须是相关的两个方面,在这道题中,描述的对象应该分别是宝玉和黛玉。明乎此,成功便有了一半的把握。
然后分别描述两人相见时的感受,描述的时候,为了生动形象起见,还可以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考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2.【答案】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跑?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解析】对于**转换题,首先要仔细读图。这是一幅漫画,画面的主体是衣服上画着的鱼和地上蹲着的猫,鱼的情状和猫的神态是观察的重点。其次是要思考漫画的寓意,漫画有着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猫看到可望而不可即的鱼,陶醉在欣喜之中,这就是漫画的寓意所在。
最后是要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答题方式,或题诗,或配文。题诗,以打油诗为佳;配文。以语带幽默与讽刺为上。
不管是题诗还是配文,都应该表达漫画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六、写作。
23.【解析】这道作文题从杜甫的《春望》说起,引出学生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书信这种古老交际工具的不同看法,后边的省略号不可小觑,围绕这个话题,还可以有很多的观点。因此,这是一道开放式的作文题,只要扣住科技的利与弊来构思立意,都是切题的。
可以从“利”这一方面来谈,也可以从“弊”这一方面来谈。如果是将“利”与“弊”结合起来,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辩证思维来谈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很可能会出彩。
在文体方面比较适合写议**,但如果从人文的角度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如“一封珍贵的书信”,也会是很优秀的文章。
202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卷 语文答案解析。一 语文基础知识1.答案 b 解析 a.缜 zh n 密 别 bi 扭 拂 f 面。2.答案 a 解析 b.博奕 博弈 c.灸手可热 炙手可热 d.溃乏 匮乏。3.答案 c 1审查辨別 优劣 真伪 2考核鉴定 能力 品质等 解析 鉴别 辨...
2023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
2010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 word版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 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 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 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 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 扭捏交接 交结急风暴雨 ...
2023年高考数学湖北卷 理科 答案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卷 理科数学试题答案与解析。1.解析因为,所以,故选a.2.解析 令,则。由得,故选c.3.解析由韦恩图易知充分性成立。反之,时,不妨取,此时。必要性成立。故选c.4.解析把样本数据中的,分别当作点的横 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散点图,由图可知,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