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 2020-07-17 15:31:28 阅读 9081

三、再读课文,研读“生身母亲”

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

(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

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3)补充资料,谈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再读整段话。

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一、回顾“生身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亲生母亲的爱。

二、细读课文,研读“祖国母亲”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

对祖国的怀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随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3)带感情的朗读。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

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会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感情朗读。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什么样的?

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读。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3)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

三、首尾呼应,适度拓展。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大家互相讨论交流。

四、作业。摘录文中佳句,尤其是对祖国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读一读。

课后反思:7教案示例。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展示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源(彩色的翅膀素材)

【教学过程】

一、**素材,激发兴趣。

1、教师**课文素材片段,学生边看,边小声议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3、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海岛众多。我们的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祖国边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岛,听听他们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听。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检查学生理解课文,提问:故事发生在**?主要记叙了有关海岛的哪些事?

发生在去宝石岛的路上及岛上。介绍了两件事,一是战士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二是岛上战士开尝瓜会。

三、研读语句,感悟情感。

1、学生朗读课文,分组讨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研究: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内成员先交流,之后进行班级讨论。

讨论的重点是:

(1)小高为什么上岛时把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不能上岛,心里着急,所以把纸箱抱在怀里。句子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下文揭开小高的秘密做铺垫。句中的“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小高的品质。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战士们的感情用“捏起”“端详”“闻”“咬”等一连串动词表现出来。“细细”地端详,好像看不够;“轻轻”地闻,“慢慢”地咬,唯恐尝不够西瓜的香气与甜味;还要“啧啧”地赞叹,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他们的心田。

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四、再读课文,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质疑:小高探亲带回小昆虫回岛上,岛上战士开尝瓜会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

小高探亲回来时吧小昆虫带上岛,小昆虫在海岛安家落户后,蔬菜瓜果就能长得更好,战士们就能够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设美好的海岛的理想就能够实现。

2、课文结束时,为什么说“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点明了课题。

五、作业。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海岛战士爱岛如家的情感。

课后反思:8中华少年。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 **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些祖国的情况吗?

生自由发言。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你感到什么……?

那让我们自豪地说:“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读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三、分组自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诗,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资源,学生正音。

(1)每组四人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内部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讨论。

(3)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怎样的一种感情。

(4)带着自己的感受分角色朗读。

2、小组代表陈述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2、全班学生交流解决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学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

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读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感受。

五、朗读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在活动中,各组上台朗诵,可以一小组朗诵一小节来评比。

3、评比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课后反思:9穷人。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1、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2、**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穷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什么?

2、为了更好地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同学们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本文的作者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之前曾经学习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六年级语文教案

19钱学森。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2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教学用具 挂图 录...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二 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 学习第一部分。1 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 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 神奇 望而生畏 伫立。2 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 神奇 望而生畏 伫立。3 学习 节。读 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 想一想 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

六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案1 教学目的 1 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2 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1 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2 学写解说词。一 导入 听 黄河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