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发布 2019-06-15 01:09:00 阅读 7076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1)认识论:

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2)实证传统:

孔德。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

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只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客观事实。

3)人本传统:卡尔罗杰斯。

主要观点:1.强调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

2.强调“此时此地”; 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4.强调人的成长。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

4)激进传统: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潮并在后期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等而产生,寄希望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推动社会运动与变迁,实现改变。认为知识和兴趣不能二分,倡导结构分析,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个人解放和社会变迁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变迁的脚垫在于政治行动和广泛的社会变迁。

5)社会建构传统:

概念:现实是由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生理、发展进程,认知结构)构建而成的。

关键点:语言、知识、文化、环境

理论观点: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现实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自己体验世界,并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字向他人描述他们的现实,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现实。

2.人们在发展对世界认知的过程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会与环境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刺激。创造现实,主动或被动接受现实的塑造。

3.每个人的现实和知识是被旋转在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现实是由这一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发展而成。

4.语言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现实。文字是**的。不同的人、行业或阶层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

5.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个人所构建起来的现实是别人无法完全理解的。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

评价:关于自我取向的研究比较有效果,但是聚焦于个人,没用重视环境因素。

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驱力、本能、人格结构、意识与无意识、自我防御机制和人格发展。

1)人类行为是由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或本能驱力(力比多)所决定的。

2)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动物我,是生物成分,基于驱力或本能,由无意识决定,缺乏组织,受快乐原则支配,享乐原则。

自我:精神我,是心理成分,受现实原则支配,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

超我:道德我,体现了道德原则,超我涉及心理奖赏和惩罚,当合乎超我要求,个人会感到自尊和骄傲;反之,则会自卑和罪恶。

如果自我、本我、超我能够维持和谐关系,个人就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有效地与外界沟通,反之如果三者之间关系出现故障,人格就会失调。

3)相应地,心灵由三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察觉到的想法和感受,代表理性。

前意识:经由思考可以觉察到的部分。

潜意识: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无法察觉。

4)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源自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当自我无法控制焦虑之时,就只能靠防卫机制。

5)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焦虑而采用的方法,涉及抵制或掩饰不被允许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的冲突,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行、压制、升华。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应对压力,防止自我被压垮。

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具有阶段性。五个阶段: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期。

在任何一个阶段,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会引起焦虑、压力,影响本阶段的人格发展和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围绕自我功能、防卫机制、自我掌控感三个核心概念组成。

1)自我功能:是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包括:适应性退行、防卫性功能、现实检验等。

2)防卫机制:利他、禁欲、否认、退行等。

3)自我掌控感:最佳自我发展是对阶段性特殊发展任务和危机的掌控的结果,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导致某种自我同一感并构成自我感觉的核心组成部分。

具有强烈自我的人能够以一贯的、理性的方式管理其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自我掌控感。自我能够导出防卫机制以保护人们免于焦虑。

4)实践原则:

自我心理学认为问题或挑战源自于个人的内部冲突或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因此案主的压力来自环境或者发挥不良的自我功能。所以,自我心理学的**原则是:识别案主自我功能失调与当前问题的联系,提升案主自我能力,促进个人自我能力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匹配。

5)干预技巧:

自我取向的方法分为两种:自我支持和自我修正。

自我支持:聚焦在现在的行为、有意识的想法和环境改变,其方式是经由与社工有价值的关系而学习和掌握新技巧,一般是短期的。

自我修正:集中于过去和现在的潜意识感受和驱力,避免环境改变,运用非指导性和反省性技巧,通常是长期的。

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评价: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代表了心理动力理论的最新进展,它们偏离了经典教条的精神分析(尤其是驱力理论和心理决定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纠偏和发展,但本质上与弗洛伊德是一致的,是对人们心理机制、人的自我形态和人的无意识身份的考察,他们都关注早期儿童经验。

1)客体关系心理学:

客体关系心理学主要探索的是内在的无意识身份和外界事物的内化,是一种分析性**。关注关系问题以及过去的关系对人格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认为“过去印迹”会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mahler承认驱力的重要,但儿童跟最初的爱的客体——母亲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所在,儿童心理发展从依恋开始,伴之以逐步分离的过程,较早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及分离过程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际关系。

2)自体心理学:

从对自恋研究进入自体心理学,他认为自恋是自体的欲望投资,成熟的人欲望的投资会由自己流向他者,自恋转变为客体爱。 自恋欲望与客体欲望本质是不同的。 成熟的自恋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野心、同理能力、创造力、智慧。

自体的成长需要两种重要的自身客体经验:重要客体的景象和理想化的形成。

客体关系心理学将传统精神分析的聚焦转变到关系层面,即客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影响人类成长的;自体心理学则是考察自体的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客体、分离—个体化。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自身客体、蜕变性内化、自身客体移情。

1)客体:客体就是与人在其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婴儿、儿童和**。一般而言,母亲是最初的客体。

客体分真实的客体和幻想的客体,真实的客体表现的是外部世界的他人的客观特征;幻想的客体表现的是婴儿关于他人的主观体验。

2)分离—个体化:

mahler将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1.正常的孤独性(从出生到大约一个月,这一阶段没有客体,属于未分化阶段)

2.正常的共生(大约出生后的两个月,朦胧地意识到一个需要满足的客体,妄想自己与母亲有一个共同的边界,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分享的认同,没有“内--外”“自身--他人”)

3.分离与个体化(包括四个亚阶段: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亚阶段、客体恒定亚阶段)

3)自身客体: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人们或客体或为自体服务而促使自身发挥功能的人或客体。与标准的精神分析法有两个差别:

一是他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正常的自恋而非本能;二是他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经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

4)蜕变性内化:

成长性的过程机制,通过此机制,病人能够内化所需的自身客体的功能,并获取缺失的自体结构。 kohut将它区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必须在自体和自身客体之间建立基本的同理联结。

第二步,必须要有能被处理的且非创伤必的同理失败。“积极的挫折”有些挫折可以理解不可避免。

5)自身客体移情:

人终生有三种基本需求: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镜像或夸大移情关系。如果无法满足,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三者的结合就是自身客体移情,即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以维持自我的整合之时,别人并非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提供自我需要的**。

6)客体关系心理学实践原则:

介入的重点是放弃坏的客体或者对不同客体的坏的意象。介入的成功要素是案主将社工当成一个好的客体来体验,这样的关系有利于案主的正面发展。

7)自体心理学实践原则:

自体心理学认为心理病态源于自体缺陷,因此要给予人们第二性机会以完成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或强化某种人格。因此自体心理学的干预目标是建立新的自体结构和更大的自体一致感。

8)干预技巧: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沿袭了精神分析的很多干预技巧,并在新的概念体系下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具体的干预技术包括维持、探索、解释、宣泄、澄清、个人一情景反思、类型一动力反思、发展性反思、教育和结构化、修通。

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评价:优势:高度结构化;有大量的证据;比较简洁;强调合作关系

局限:关注个人,忽略社会因素;要求案主参与对部分对自己问题没有认识的人无法使用或很难操作;关注此时此刻,对潜在原因可以忽略;既要合作,又要指导,可能产生矛盾。

1)行为**(理论):其基本理论源于实验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型,研究表明,行为是先前学习的结果,行为是习得的,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消极的影响会降低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行为是可以学习、掌握和根据影响调整的。

社会工作理论

叙事 模式的形成及其运用。0990101089 刘海桃社会工作一班。摘要 叙事 是一种后现代的方法,一经提出在家庭 青少年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基本概念 兴起与发展及理论脉络之后,主要介绍了叙事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 婚姻关系调...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目录。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二 社会学习理论 2 三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 四 镜中我理论 2 五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2 六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2 七 九型人格理论 3 八 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3 九 社会支持网络 4 一 发展 4 二 基本假设 4 三 定义 4 四 ...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理论 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理论的功能 描述 解释 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社会工作理论 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 外借理论 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外借理论 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 心理学 精神医学 医学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