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3:39:28 阅读 6352

03709115 王一茜。

第一章。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说,就是研究组织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和激励组织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

2、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答: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管理心理学在侧重研究管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离不开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在侧重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时,也离不开心理研究。

两个学科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各有侧重和其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的不同。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并相应地采取管理对策,侧重于实践和应用。而组织行为学则主要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在组织中的发展规律性,侧重于学术和理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

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一)个体心理。

任何组织都是由个体组成,任何个体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的活生生的有机体。个体心理从个体差异分析与个体共同的心理特征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出发,对如何激励员工等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本书的第。

二、三、四、五章,**的都是个体心理问题。

二)群体心理。

群体是组织中的基本单元,在现代企业中,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群体进行的。群体心理研究是指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中,从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气氛、信息沟通、人际关系、群体内聚力等多个维度,对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群体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

三)组织心理。

现代企业都是以组织形式出现,以组织形式完成生产的全部过程,以组织形式同社会发生关系的。组织心理的研究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组织结构与组织理论;第二,组织变革的规律、抵制变革的因素与对策;第三,组织发展的特点与干预途径。

4、 科学管理理论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对工作工作的每一个因素开发一种科学方法,用以老替代旧的经验方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3、与工人进行衷心的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经形成的科学原则进行;4、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权划分上几乎是同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项工作都承揽下来。

5、 霍桑实验有什么主要的结论?

霍桑实验是由梅奥为首一批学者从2023年开始在美国霍桑工厂进行的,梅奥等人经过5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决定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梅奥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而在美国心理学界则公认梅奥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工业社会心理学实际上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前身,因此,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

6、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是怎么样的?

提出研究课题;针对课题建立假设;进行调查与实验设计;收集数据资料;数据的加工与分析;做出结论。

第二章。1、如何认识“经济人”假设?

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驳的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基本观点有:(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 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主要有:(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方面,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2、如何认识“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要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存在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4)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3、如何认识“自我实现人”假设?

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出发,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解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出发,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解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4、如何认识“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其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反应。

5、 如何区别与评价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派别?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以精神科医生弗洛特为代表,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

他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评价: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基本观点: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评价:它否定了心理学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是,他们对于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使得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

三)人文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不受无意识欲望驱使,并成为为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评价: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这是近代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第三章。1、阐述组织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

答:组织文化可以理解为逐渐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共同假设、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可识别符号等。

2、如何建立组织文化的目标。

答:组织文化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组织的内部整合过程,即组织社会化;另一个是组织的外部适应过程,即组织制度化。建立组织社会化: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组织将其员工,特别是新员工融进自己的组织文化的过程。当新员工进入组织后,组织要将已经形成的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的价值、规范传递给他们,使他们成为组织中合格的、具有适应性的成员。建立组织制度化:

组织制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使组织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外在现实各种条件,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

3、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一)组织文化的识别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

三)组织文化的激励—制约功能。

4、如何理解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的作用。

答: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的基本信念,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因为价值观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一种共同的意识,也给他们日常行为指明方向。

成功的企业往往有为他们的员工所认同、信奉,并能够履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并不是一提出来便能使员工接受、认同且奉行的,而是在企业的多年运营中,在企业领导人的倡导和坚持不懈的贯彻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样,当企业价值观形成以后,员工们才会将这一观念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中,成为他们自己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此时,员工一方面在为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的实现而努力,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充实感,有助于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当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员工的价值体系之后,就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进而产生一种群体约束,当某一员工的行为违背了企业的价值观时,其他的员工就会批评谴责他。这样一种去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5、如何理解组织文化与心理契约。

答:首先,心理契约可以弥补成文契约所起不到的作用。在组织制度建设过程中,心理契约体现了承诺,是包含了信任因素在内的不成为契约。

其次,心理契约体现了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心理期望。再次,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持,有助于组织冲突的缓解与协调。最后,心理契约是一定时期组织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的体现。

6、如何评价学习型组织。

答:在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习因素对组织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环境的的变化速度将迫使人们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树立起新的即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有适应组织文化需求的学习观念,这就是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主动创造、获取和转换知识,并根据新的知识和观点改变组织的能力。

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组织形成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文化。终身学习和组织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两个基本途径。首先,组织中的员工都是终身学习者。

其次,学习型组织更强调组织学习。

第四章。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特点是什么?

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特点: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如何评价管理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答: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管理的根本是管人,管人的根本是管心。

因此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指导管理活动或实践,是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轨道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归因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归因过程是指人们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的方式。

在对人的知觉过程中归因起了重要作用,对某人行为的归因可能影响对个人根本特征或特质的判断。归因过程的核心问题是知觉者怎样决定另一个人的行为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harold kelly 提出解释认为进行了归因时人们关注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一致性;第二,特殊性;第三,同一性。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课程介绍

管理心理学。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及重要管理课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管理学 心理学 经济学 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既要向学生传授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成果,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

管理心理学

a 年龄结构 b 知识结构 c 智能结构 d 素质结构 e 专业结构。4 创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ace a 创新主体 b 创新客体 c 创新过程 d 创新价值 e 创新结果。5 创新心理过程 abcde a 定向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三 判断题。1 工间操是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安...

管理心理学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下列选项中,不研究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1.00 a.布鲁纳 b.凯利。c.海德。d.韦纳。解析 2.同一班组 工段及车间的职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分数 1.00 a.价值观念一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