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发布 2019-06-04 17:25:40 阅读 7717

一、基本资料

站员姓名:小朗。

性别:男。年龄:17岁。

二、背景资料。

小朗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但是,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二、主要问题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三、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尽管父亲不是其亲生的生父,但是除了血缘上的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养父的身影。母亲对他更是无话可说。

双亲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而且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

也就是说,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

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四、个案评估

案主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但是,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案主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正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他的问题特殊性在于以讨厌现实、逃离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为根源,导致了自己交际的被冷落,心理上的自卑。

在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更加的感觉现实不完美,一时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无奈与无助充斥着他的心里世界。不敢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心理使他倍感孤独、寂寞和困惑,进而表现出了种种的异常行为。就案主个人而言,他自己深感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自己心理世界翻腾蹈海般的拼死挣扎,也无法调整自己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愿意这样下去,他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整个的问题中应该说有两个事件参与者,他的母亲和父亲。因为事情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案主知道了现在的父亲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所以在我们帮助案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动他们来配合案主,以促进案主尽快自己解决问题。当前而言,案主还没有什么较为外显性的异常行为出现,只是不言不语,不同周围的任何人讲话,不愿回家见到自己的母亲,不愿回想以前的事情。总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去想那些让他烦心的事,虽然他做不到。

这种情况自他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一直存在,还不太清楚是否有细微的变化。

在对案主的问题及周围社会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我认为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尽管父亲不是其亲生的生父,但是除了血缘上的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养父的身影。母亲对他更是无话可说。

双亲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而且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

也就是说,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

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依据理论分析而言,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六、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逃避真实生活的生活状态,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认识到自己的偏差,走会到自己常规的人生轨道。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接案:本案是在社区发掘到的个案。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上门走访的时间。

二)初次接触,资料收集并研究。

三)得到案主信任,确认工作关系。

四)进一步接触案主,切入到工作重点。

五)帮助案主做好接受现实的准备,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

六)着重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时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

七)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预防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

八)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七、个案反思

1、社工不宜采用“高压式”的指导方法,这会降低案主的自决。

2、针对案主的不成熟,社工要投其所好,根据案主的喜好进入他的生活,再慢慢去引导他。工作员要时时关注案主的心理变化,尽快获得案主信任,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3、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要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的健康成长。

4、作为社工人员自己必须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案主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的随案主讲。这就要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和需要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工作者对自己做了自我评估如下:

1、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积极的、平等的态度对待案主;

2、严格遵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3、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利用倾听、引导、反馈、总结、打断等沟通技巧;

4、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危机介入模式中的人格理论、学习理论,行为**模式的认知学习理论;

5、较好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6、案主的自理/自制能力好像没有处理;

7、在协助案主实践学习计划时要应用行为更易法的学习理论;

8、应该多些协助案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想法和目的。

管理学院107班。张希。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 基本资料 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1

一 基本资料 李某,男,17岁,1996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辍学。现今在都江堰市某某汽修工厂当学徒。因其自身不认真学习,在学校惹是生非,在家无所事事,再加上不善于交际便慢慢地开始接触网络,最近已经沉迷其中。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小朗经常问父母要钱流连...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四 社工 模式 心理与社会 模式。直接 社工直接对依凤进行辅导 通过强调 提议 忠告等技巧影响依凤的行为。强调依凤对小波的责任 提议不要在孤儿院的协议上签字 忠告 姐姐如果不帮助她照顾小波会有什么后果。间接 通过改善依凤的外部环境来促进依凤的改变。改变小波在依凤面前强颜欢笑的行为,改变男友alex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