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1

发布 2019-06-13 03:17:20 阅读 9361

一、基本资料

李某,男,17岁,2023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辍学。现今在都江堰市某某汽修工厂当学徒。因其自身不认真学习,在学校惹是生非,在家无所事事,再加上不善于交际便慢慢地开始接触网络,最近已经沉迷其中。

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小朗经常问父母要钱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他的父母都管不了他, 我一直都想开导一下他,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借此机会帮助开导他。

二、背景资料

李某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父母都比较宠爱他,在加上哥哥是家里的乖宝宝,平时也不会跟他争东西,总是让着他,他的哥哥工作之后,常年不在家中,父母对他可以说成是溺爱了,这个正直叛逆期的孩子在学校里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不认真学习,总跟老师对着干,李某的父亲都几次被通知去学校了,最后终于以休学而告终,回到家的李某整天无所事事,开始还在家乖乖的看电视,因为父母都要工作没时间管他,后来就直接起着他家的摩托车到网吧去上网,没钱了就到他父母面前去一哭二闹三上吊,欺骗的方式要钱,他的父母实在没办法,最终会给他钱,这样久了之后他就开始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沟通,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他的朋友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不想愧对自己的父母,一方面又不敢下定决心做事,或者说现在他只想玩。

四、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环境对案主造成一些影响。首先,父母因工作原因经常不在身边,没人在案主身边督促管教;其次,父母的过度溺爱,放纵,有求必应,已经给案主造成了无论是对谁都会伸手要钱的坏习惯。对此类行为,父母对他更是无话可说。

父母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他在沉迷于网络之前是一个开朗的男孩,有时候还很幽默,经常逗的家里的老人很开心,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所以也就不存在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也就是说,在哥哥工作之后,父母又经常不在身边,自己又休学了,为了打发无聊时间,就去网吧玩游戏,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而父母本身就是农民,当人不会了解他的新的娱乐方式,所以与父母的话语就少了。

我应该帮助案主找到一个更好的解除无聊的方法,让他明白他不可能靠父母一辈子,协助案主从他父母的行为中领悟道理,了解现实,安于现状,认真当一个学徒,为以后的家庭和生活的负责。

五、理论基础

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六、个案评估

通过qq聊天我与案主有了第一次的真正的个案接触交流,经过首次的沟通我对案主不确定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依据案主父母所提供的资料、案主邻居及朋友的介绍和与案主的具体谈话我初步的对案主进行了一个问题的评估。

李某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父母都比较宠爱他,在加上哥哥是家里的乖宝宝,平时也不会跟他争东西,总是让着他,他的哥哥工作之后,常年不在家中,父母对他可以说成是溺爱了,这个正直叛逆期的孩子在学校里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不认真学习,总跟老师对着干,李某的父亲都几次被通知去学校了,最后终于以休学而告终,回到家的李某整天无所事事,开始还在家乖乖的看电视,因为父母都要工作没时间管他,后来就直接起着他家的摩托车到网吧去上网,没钱了就到他父母面前去一哭二闹三上吊,欺骗的方式要钱,他的父母实在没办法,最终会给他钱,这样久了之后他就开始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沟通,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他的朋友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案主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案主的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纠结。最关键一点事他一方面不想愧对自己的父母,一方面又不敢下定决心做事,或者说现在他只想玩。他的问题特殊性在于以讨厌现实、逃离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为根源,导致了自己交际的被冷落,心理上的颓废。

在父母的溺爱中,在没人的管教下,在没玩伴的空虚中,在没哥哥的陪伴下,一时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无奈与无助充斥着他的心里世界。不敢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心理使他倍感孤独、寂寞和困惑,进而表现出了种种的异常行为。就案主个人而言,他自己深感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自己心理世界翻腾蹈海般的拼死挣扎,也无法调整自己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愿意这样下去,他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整个的问题中应该说有两个事件参与者,他的母亲和父亲。因为事情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案主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自己却无法回应这样的期待。

所以在我们帮助案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动他们来配合案主,以促进案主尽快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当前而言,案主还没有什么较为外显性的异常行为出现,只是跟别人没有沟通语言,不愿回家见到自己的父母,不愿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总喜欢一个人在网吧呆着,不想去想那些让他烦心的事,虽然他做不到。

这种情况自他休学之后就一直存在,还不太清楚是否有细微的变化。

在与案主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案主一直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都可以变的像游戏的中的人物那样的勇往直前,哪怕结局是死。希望自己也拥有那样坚持向前的力量,希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认可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可以说他也是有一个巨大理想的人,这是他们这个年龄独有的特征,也是他一直沉醉于青春偶像类**的结果。

他忽视了现实的不可更改性与客观性,这是他个人认识上的欠缺,也正是这样的心理才是他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懦弱的性格。他感觉到自己无法再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父母的期望,无法像自己的哥哥一样做一个有意志坚定的人 ,这一切都压着他,让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他在想法的压抑下心理世界几乎崩溃。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不能直接介入他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中,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并且独立的把它解决好。

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的调动他周围的有利社会资源来支持案主成长,就社会资源而言,案主最需要的是父母兄长的关爱和朋友们的理解,需要周围的家人朋友们可以主动的多给案主一点心理上的慰藉。让一颗颗火热的新融化他那颗有几分寒气的心。事实上案主的社会资源中造就潜在的存在着上述几个方面的所需资源,只是两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和被需求关系没有及时积极的建立好。

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案主自身实现问题解决和成长的优势所在。

在对案主的问题及周围社会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我认为案主的生活环境对案主造成一些影响。首先,父母因工作原因经常不在身边,没人在案主身边督促管教;其次,父母的过度溺爱,放纵,有求必应,已经给案主造成了无论是对谁都会伸手要钱的坏习惯。对此类行为,父母对他更是无话可说。

父母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他在沉迷于网络之前是一个开朗的男孩,有时候还很幽默,经常逗的家里的老人很开心,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所以也就不存在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也就是说,在哥哥工作之后,父母又经常不在身边,自己又休学了,为了打发无聊时间,就去网吧玩游戏,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而父母本身就是农民,当人不会了解他的新的娱乐方式,所以与父母的话语就少了。

我应该帮助案主找到一个更好的解除无聊的方法,让他明白他不可能靠父母一辈子,协助案主从他父母的行为中领悟道理,了解现实,安于现状,认真当一个学徒,为以后的家庭和生活的负责。

依据理论分析而言,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决定采用现实**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我怕案主无法在迷茫的思维中重新思考。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是有能力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的,上网逃避是更不对的。

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

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在**过程中青少年工作者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希望我的帮助可以尽快让案主恢复,使他自己有一个较好的进步。

七、服务模式。

我与案主主要的沟通方法是谈话法,使用的工具是qq聊天。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决定采用现实**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我怕案主无法在迷茫的思维中重新思考。

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是有能力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的,上网逃避是更不对的。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法认为:

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在**过程中青少年工作者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

希望我的帮助可以尽快让案主恢复,使他自己有一个较好的进步。

八、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逃避真实生活的生活状态,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认识到自己的偏差,走会到自己常规的人生轨道。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接案:本案是从本人亲戚那发掘到的个案。我本身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并且有案主及其父母的****,所以随时可进行接洽。

二)初次聊天,资料确定并研究。

三)与案主说明来意,确认工作关系。

四)进一步聊天,升华聊天内容,切入到工作重点。

五)帮助案主做好接受现实的准备,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

六)着重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时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

七)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和周围的朋友搞好交流沟通,预防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变化。

八)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九、服务过程

第一节:第一次谈话。与案主母亲初步聊天。

我与案主本身存在亲属关系,所以能更好的沟通,我首先从他最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和**等谈起。谈话中进一步了解了案主的情况,如对父母的态度、对哥哥的看法、兴趣爱好等内容。并跟他保证有什么事,随时可联系我。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 基本资料 站员姓名 小朗。性别 男。年龄 17岁。二 背景资料。小朗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但是,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 基本资料 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四 社工 模式 心理与社会 模式。直接 社工直接对依凤进行辅导 通过强调 提议 忠告等技巧影响依凤的行为。强调依凤对小波的责任 提议不要在孤儿院的协议上签字 忠告 姐姐如果不帮助她照顾小波会有什么后果。间接 通过改善依凤的外部环境来促进依凤的改变。改变小波在依凤面前强颜欢笑的行为,改变男友alex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