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重点整理

发布 2022-10-16 21:32:28 阅读 4554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定义。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

科学性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科学的方法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可观察行为。

精神过程代表了心理学家探索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心理学的目标。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描述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观察称为他们的数据。行为数据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来保证客观性。

解释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的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中心目标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的解释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些因素在个体内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或秉性变量。

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或情景变量。

**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一个科学的**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物联系起来。一个因果**详细的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控制发生的事情。

如果一个对行为原因的解释能创造控制行为的条件,那么这个解释就是有说服力的。

控制行为的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为心理学提供了帮助人们改进他们生活质量的途径。

小结。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

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艾宾浩斯这样写道。

威廉·冯特于2023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他希望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过程以及简单心理过程的速度。

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

对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表现了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铁钦纳用于检查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元素的方法是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的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他的观点以结构主义之名著称于世,指对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攻击结构主义:它是简化论的,它把所有的人类体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觉;它是元素论的,它寻求把成分或元素联结起来,而非直接研究复杂或整体的行为;它是心灵主义的,它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知的口头报告,忽视那些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

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威廉·詹姆斯同意铁钦纳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的观点。他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内容。

机能主义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的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

对于詹姆斯来说,解释,而不是实验控制才是心理学的目标。心理学的目的应该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功能的了解远比对心理结构的了解重要。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生物学观点。

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假设: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能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

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经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任务就是在最精确的分析水平上理解行为。

心理动力学观点。

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的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行为主义观点。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首先,行为主义者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其次,他们把行为反应——研究的主要对象——看作是要理解、**和控制行为。

最后,他们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行为主义者假定他们对动物研究的基本过程代表了对不同物种都适用的一般原则。

行为主义对严格的试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

人本主义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模型并驾齐驱的一种理论而出现的。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他们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的模式。与行为主义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他们也被认为是现象学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试图研究整体的人,将一种整体的观点运用到人类心理学。

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行为只是部分的像行为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由先前的环境事件和过去行为的结果所决定的。一些最重要的行为是从全新的思考方式中产生。认知心理学家把思维同时看做外显行为的原因和结果。

进化论观点。

寻求把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一个中心思想——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联系起来。

进化心理学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的原则。

文化观点。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文化观点是针对下述批评而做出的重要响应:

以往心理学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为基础,而且它的研究对象只是没过中产阶级白人。对文化影响的适宜考虑可以包括在同一国家内比较不同的人群。也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评估。

跨文化心理学家想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人,还是只适用于更小的特定人群。

小结。早期的心理学家证明了心理过程是由决定论原则支配的——心理和躯体事件由特定的原因决定。一种早期的观点——结构主义,关注心理的内容及行为的结构;另一种观点——机能主义,关注于行为的机能。

当代心理学混合了七种主要观点:生物观点研究行为与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把行为看做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条件决定的;认知观点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进化的观点把行为看做为在环境中生存而进化出的适应性;文化观点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为及其含义。

心理学家们回答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心理学专业过去几十年中在范围上变得更加国际化。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女性。

要点综述。什么使心理学独具特色?

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以及帮助控制行为。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结构主义产生于冯特和铁钦纳的工作。他强调作为元素的感觉构成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构。

机能主义是由詹姆斯和杜威发展出来的,强调行为的目的。

把这些理论放在一起,就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进程。

心理学的七种当代观点中,每一种对于人性的看法、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的焦点以及基本研究方法都不同。

生物学观点研究行为与大脑机制之间的关系。

心理动力学观点把行为看作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的动机驱使的。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内部的刺激条件决定的。

人本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内在的作出理性抉择的能力。

认知的观点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智过程。

进化的观点把行为看作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

文化观点探索行为及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含义。

第二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现的背景。

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范畴,它们通常是依次发生的:形成想法(发现)然后去检验它(验证)。发现的背景是研究的开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人们形成一个新的观点或者对于某种现象形成不同于以往的的思考方法。

理论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大多数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的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假设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检验的阐述。

发现的背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研究的参与者必须具备特别的态度和价值观。持有开放的、批评的和怀疑的态度。

小结。发现的背景是研究者在研究阶段,运用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来形成新的想法和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力图理解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决定论关系。

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验证的背景是把证据拿来验证假设的研究阶段。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观察者偏见和操作性定义。

客观性的挑战。

观察者偏见是由于观察这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补救措施。为了使观察者误差降到最小,研究者依赖于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标准化意味着在数据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

标准化意味着以同样的方式来问问题,结果确保在时间、地点,以及不同的被试间和研究者间的可比性。

对概念含义进行标准化的策略称为操作化。操作性定义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变量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

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的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被称为自变量。其值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

实验法:另一个可选择的解释和控制的必要。

实验法:操作一个自变量来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目的: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

客观性的挑战。

当一些并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了混乱的时候,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

当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时,非有意的期望效应就发生了,真正诱发所观察到反应的是实验者的预期,而不是自变量。

心理学重点整理

心理学重点。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 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表情 动作 言语 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条件反射 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心理发展 广义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是...

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导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想象 思维 记忆。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价值观。个性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心理学的性质 既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科学心理学时期 1879年 冯特 德国莱比锡大学 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

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一 名词解释。学习 指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改变行为的历程,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广义的学习指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合理持久的变化。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把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